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国工程院今年设立的16个重大咨询项目之一,项目为期两年,分别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地质灾害防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下空间开拓安全性、水域—陆域—生态协调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
研讨会上,课题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指出,开展该项目旨在根据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从中探索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方法,使该地区更好、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该项目也希望在有力提升海西经济区的影响力与亲和力的前景下,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据悉,该项目将为保障海西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最基本的水资源安全与保障的途径;以目前海洋环境的质量评判指标,特别是海水质量分析数据为依据,提出今后提高保护主要海洋带的主要措施;分析海西经济区地质灾害的风险及危害度,划定高危地带,提出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对海峡通道设想中的起点平潭岛作进一步调查,并提出可能采用的西海岸的通道位置及工程结构以及相应地带的适宜性与可行性;对海西区海岸带可兴建地下水封油库的可能选址位置及其安全性作出分析;重点查明厦门、福州、泉州、宁德城市的岩土工程特性,并根据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拓,包括地铁建设及其他方面用途,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深入了解海西经济区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基础上,该项目将编制闽江流域及九龙江流域1:20万~1:10万地质生态环境图,及宁德三都澳、泉水湄洲湾和厦门湾1:5万~1:10万地质环境图。对重要河流断面论证其有机污染的情况,提出防治对策,并对重点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对重要矿山提出有关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建议。着重对水土资源配置、气候—地质灾害链、河流—港口的系统性开发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王思敬、尹伟伦、王浩,国务院资深参事王秉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所长石建省等八个课题组组长及福建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厅、水勘院、地震局、地勘局、环保厅、海洋与渔业厅等相关负责人出席研讨会。会上,课题组专家与福建省相关机构作了交流对接。与会福建省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表示,将对该课题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及资料等方面予以积极配合,确保如期完成这一重大项目,共同为海西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