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地质勘查总院(以下简称地勘总院)预算内地勘工作收入8562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24.43%。其中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经费由2008年的858万元逐年攀升为:2009年1120万元、2010年6615万元、2011年预计7194万元。在中南五省一度滞后的广西基础地质工作现已跃居前列。这充分说明广西基础地质工作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
厅局联手 合力推进广西基础地质工作
为了改变广西基础地质工作落后的局面,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矿局加强了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联系。2009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庄育勋主任一行专程到广西调研,对广西基础地质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广西地矿局局长李水明、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先后于2009年、2010年带队到北京汇报工作,争取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广西基础地质工作的支持。2010年,首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南宁召开,肖建刚厅长、李水明局长又向前来出席会议的中国国土资源部汪民副部长提出了加快广西基础地质工作的请求。双方就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区域矿产远景调查和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提高广西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程度,在国家重点成矿带和针对重要地质问题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为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资源勘查、环境评价和地质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解决一批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达成了共识。2010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给广西安排了地质矿产调查、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矿产保障工程项目,项目总经费6615万元。
衔接国家投入定位 争取多立项、立大项、立好项
地勘总院作为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肩负着广西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是广西矿产勘查与开发的先行。近几年,总院针对国家矿产调查经费主要投向国家重要成矿区带和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战略转变,及时调整广西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思路,在武汉地调中心的组织下,与邻省地调院一道,于2009年成功将西起广西钦州湾、东至浙江杭州湾,铜、锡、钨、钽铌、铀、金、银、铅锌等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40多个大型、特大型矿床的钦杭成矿带打造为国家级重要成矿带,为广西“十二五”地质调查立项奠定坚实基础。促成了国家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南岭成矿带范围西扩,使广西的桂北地区和丹池成矿带纳入了该成矿带。按照国土资源部整装勘查新思路,积极推进崇左铝土矿整装勘查工作,目前崇左铝土矿区已被列为全国47个重要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之一。这一系列运作使广西1∶25万融安、桂林区调、1∶5万百色、融水、平南、防城、合浦等地区区调、广西丹池地区锡多金属远景调查、广西地质志修编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落户地调总院。
夯实技术支撑 带动兄弟地勘单位共同发展
在争取立项的同时,地勘总院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大力推广地质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带专题,将生产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重要成矿带、重大成矿远景区、重要经济资源区,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强化技术管理和全程质量监控,注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着力解决重大地质问题,提交优秀地质成果报告。地勘总院紧紧抓住《国务院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实施桂西地区矿产优势资源开发战略、国家加大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投入、钦杭成矿带上升为国家级重要成矿区带、崇左铝土矿区已被列为国家级50个重要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之一等机遇,积极部署矿产远景调查和重要矿地调查评价工作,立项开展《广西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崇左铝土矿整装勘查区内的铝土矿矿产远景调查等项目,力争将大瑶山地区打造成为广西第二个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为此,在地矿局的领导下,地勘总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邻省地调院、区国土资源厅保持紧密联系,把提高广西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程度,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作为出发点,抓住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关键性选题多立项、立大项、立好项,引领广西基础地质的发展方向,带动兄弟地勘单位共同发展。广西地矿局下属的区调院、物探院、遥感中心、四队、271队、北勘院等项目实施单位在完成基础地质项目的同时,结合大工程、大项目做好各方面的基础地质工作,通过地学理论创新、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开发等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提高技术队伍的工作水平,带动地质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