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用一流成果服务支撑整装勘查

——访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主任金若时

来源:国土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1-05-10
    今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全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全国首批设立了47片整装勘查区,其中华北大区以占了11片格外引人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作为华北大区内11片整装勘查区的统一部署规划和技术支撑单位,不仅以扎实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为整装勘查选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还与各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编制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共同推进各省(区、市)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工作的开展。日前,记者就地质调查成果如何为找矿突破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采访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主任金若时。

科学选定整装勘查区

    记者: 天津地调中心如何围绕整装勘查开展工作?

    金若时:为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积极落实整装勘查的部署思路,我们从科技、工作、项目三个层面对中心的主体工作进行了定位。科技层面上,中心明确了要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为主,带动整个华北地区各地勘队伍地质调查和科学找矿水平的提高。同时瞄准世界地质发展前沿,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工作层面上,中心以国家急需的矿种为目标,根据华北区的资源优势,为找矿获得新突破,对某些重要成矿带重点组织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层面上,中心以计划项目为依托,以全面提升整装勘查区工作程度为立足点,落实整装勘查区的找矿行动计划。

    我们在具体工作部署中,积极加强与国家专项的业务衔接,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加强与大区内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的沟通和联系,加强重点勘查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工作,搭建好华北区内找矿平台。在统一规划部署的基础上,努力协调好区内国有地勘单位间的项目衔接,为各省(区、市)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安排选择整装勘查区提供依据。比如,履行好华北大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职责,在大区地质工作中围绕整装勘查部署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超前部署和开展地质勘查的基础工作。通过点面结合,区域展开,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多目标、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综合部署,使得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基础工作提前开展,为整装勘查区工作部署、选区提供技术保障和科学支撑。

    工作中,我们积极推进省部合作。为保证整装勘查立项质量和工作质量,在选定立项和承担单位时,充分与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协商和征求意见,进行项目筛选时做到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体现部省合作精神,体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和地方政府对找矿突破的要求和目标,体现统一部署的原则,保证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大区核心地位。我们在工作区内先后与内蒙古、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签订了部省、局厅等大项目合作协议,我们组织开展的基础工作都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

    记者: 请您具体谈谈天津地调中心在华北地区选定了哪些整装勘查区?

    金若时:全国首批整装勘查区共47片,华北大区占了11片,具体为:河北滦南—遵化地区铁矿整装勘查、山东单县—河南商丘地区铁矿整装勘查、河南舞阳—新蔡地区铁矿整装勘查、河南渑池礼庄寨—平顶山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山东莱州—招远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内蒙古哈达门沟地区金矿整装勘查、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内蒙古东乌旗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及外围金矿整装勘查、五台恒山铁矿整装勘查、山西河东—汾西铁矿整装勘查。这些区域基础地质工作基础较好,我们中心将把主要力量放在这11个重点片区上,目前正进一步和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落实完善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力争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华北地区“十一五”探获20亿吨铁资源

    记者:除了服务于整装勘查区的选定落实,2010年天津地调中心还取得了哪些重要找矿成果?

    金若时:“十一五”期间,华北地区地勘队伍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省求得铁资源量约20亿吨,在山西、河南开展求得铝土矿资源量3.8亿吨。我们中心在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进行的航空物探异常查证、矿产勘查选区及综合研究、矿点检查和铝土矿选区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主要进展,新发现一批矿点和重要异常,钻探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其中,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综合找矿项目是中国地调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合作项目,天津地调中心牵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科院物化探研究所参加了项目的实施。通过近几年地质大调查和地方政府合作投入,商业性资金的迅速跟进,该带目前钼、铜、钨、铅、锌、银、铁等资源勘查取得明显进展,其中钼矿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较有规模的钼矿集区,包括乌兰德勒钼铜矿、乌日尼图钼钨矿、准苏吉花钼铜矿,求得资源量24万吨。华北陆块铁铝找矿也在冀东、晋北、鲁西和豫中等地区均找到了具有大型规模的隐伏铁矿,铝土矿在山西和河南的找矿成果也比较显著。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白乃庙地区进行的矿产远景调查中,初步圈出金、银、铜、铅、锌、钨、钼等成矿异常86处。

    在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方面,我们在坦桑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进行了风险勘查工作。坦桑尼亚以多多马铜矿调查项目为依托,发现了3处多点异常,优选和确定了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普查区,并获得了该区约1000平方公里探矿权。目前,我们已获得了天津市发改委和商委核发的境外投资许可证。在赞比亚的地质考察工作中,现已向我国商务部提交了项目选区报告,有望在今年获准商务部援外立项。

以大项目大成果引领找矿突破

    记者:“十二五”天津地调中心的总体工作思路是“筑牢基础,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引领找矿突破”,请您谈谈确立这个思路的背景。

    金若时:国土资源部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良好的发展机遇。华北大区也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适应转型、转变观念,需要进一步找准定位,以更扎实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为找矿服务。

    天津地调中心在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这个找矿主战场上,同样需要理清思路,调整方向,实现突破;需要在科技创新、找矿方法研发、技术手段整合、队伍建设、实验室设备配套等方面加强、完善。不论是我们“十一五”期间的找矿突破,还是为华北大区选定11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提供服务支撑,我们都以国家的资源需求为导向,通过组织实施有影响、有特色的大项目大成果来引领找矿突破,确立天津地调中心要为华北地区筑牢基础地质工作的信念。

    我们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每年的“主题年活动” 把中心的发展规划逐年落到实处,为中心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今年我们提出“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就是在“十二五”期间提升基础,实现中心各项事业全面上水平。

    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找矿突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此时更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发挥全地勘行业的作用,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为找矿第一责任人国土资源厅和找矿的主力军国有地勘单位做好基础工作和技术支撑,为地质找矿突破当好引路人。

    记者:天津地调中心“十二五”主要在哪些项目上寻求找矿突破?

    金若时: 华北地区“十二五” 工作部署刚起步,我们安排8 个计划项目,123个工作项目。其中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包括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地质矿产调查、晋冀成矿区地质矿产调查、豫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主要围绕重要成矿带部署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为后续开展整装勘查提供基础资料。我们将加强重点勘查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工作,为区内在铁、铝土、钼、铀、铜、铅、锌等资源勘查上实现大突破,拉动全区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预计华北地区可新增铁矿资源量20亿吨,铝土矿3亿吨,钼矿25万吨。总体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加大投入力度,依靠天津地调中心多年历练而成的优秀科研团队,继续选择找矿前景好、异常规模大的地区为取得找矿突破做好引领工作。我们将围绕11个重点整装勘查片区和8个计划项目抓好具体工作落实,把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20字方针贯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