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7日,来自14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在北京参加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制项目第五次国际工作会议。会议展示并初步审查了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草图,并进行了亚洲地质演化学术交流。会上,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与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名誉主席让博尔•卡代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南亚和东亚分会办公室揭牌。
2005年开始执行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项目是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由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南亚和东亚分会所在地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实施。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有20个国家、1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编图和相关专题研究。目前,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图已接近完成,数据库框架已基本建立,预计明年将印刷出版,并在34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进行展出。该项目首次对亚洲地区内的地层、变质岩、火成岩、断裂系统等地质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对比,并在编图中对中国和亚洲的前寒武纪地层、显生宙地层、关键时段和地段火山岩、主要构造带的花岗岩、蛇绿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以及地质构造进行了专题研究,还对亚洲一些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已经获得初步成果。
即将完成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是在世界地质图委员会指导下编制的第一份由亚欧相关国家地质学家分工合作完成的国际亚洲地质图件,是第一份既表示大陆地质,又表示海底地质的国际亚洲地质图件,是第一份建有数据库的数字化国际亚洲地质图,也是第一份由中国学者主持编制的国际亚洲地质图。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在致辞中指出,该图件的完成必将为国际地学界研究亚洲地质,研究亚洲矿产资源和环境变迁的地质背景提供一个数字化科学平台,并有利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