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0余天的艰苦奋战,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支援河南省新乡市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现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截止到2011年4月14日,抗旱供水井现已经成井7眼,出水7眼,已经出水的7眼水井可以满足当地16900余村民的饮水和近2800亩农田灌溉使用。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主要有:物探剖面13.085km、物探点1298个、物探测井977.9m、钻探进尺1306.9m,完成了总任务的80%。
此次抗旱找水打井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区水文地质背景复杂。天津地调中心抗旱找水工作组成立了水文组、地质组、物探组、钻探组,水文组、地质组,发扬了地质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当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物探组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制定物探工作方案,钻探组根据地质条件、物探成果研究确定具体钻探位置和钻进措施,实现了多专业、多学科、多兵种联合作战,科学定井,快速钻进,高效成井,努力支援河南人民抗旱。
分将池村、堡上村是凤泉区的山区贫困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开展打井找水具有相当难度。天津地调中心抗旱找水工作组在定井的过程中,采用了电导率成像系统、高密度电法、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法、天然电磁选频法和超低频电磁探测法等多种物探方法相互验证,并四次邀请河南省的地质、水文地质、物探专家到现场进行会商,确定井位,专家人数达到了20余人次。堡上村钻孔在施工至260米时仍没有出水反映,抗旱指挥部又经过反复论证和多种物探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到300米时一定能够出水。经过钻探组全体人员一个昼夜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95米处打出了地下甘泉。目前该井正在进行洗井,出水量有望达到960-1200方/天,可以解决全村4500人的饮水困难。
此次抗旱找水工作得到了新乡市凤泉区国土资源局的积极配合,同时也得到了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的帮助,地矿局、地调院的领导及专家多次深入到抗旱找水工作的第一线指导定井工作。4月13日,地调局专家组来到了新乡市工作现场指导找水打井,保证了天津地调中心抗旱找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协助,天津地调中心工作组每到一个村庄都有当地村民自发地来到工作现场帮助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