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首都圈构建深孔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网

为地震研究、重大工程规划等提供现今地应力数据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杨 健 发布时间:2011-03-28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组织召开的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台网建设阶段性成果汇报会透露,“十二五”期间,将构建完善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台网,开展首都圈主要活动断裂深孔地应力测量及其潜在危险性评价,为首都安全增加一份保障。

   据了解,2008年之前首都圈并没有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李四光生前和1976年唐山地震后,在首都圈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应力应变监测台站,但目前仍在进行观测的台站已很少,仅有昌平、张家口、怀来等台站,且测量与监测深度小,远远不能满足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的要求,亟待建立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和实时监测网。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北京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与地应力测量》和《环渤海重点地区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由地质力学所组织实施。

   通过2008~2010年的工作,项目组先后在首都圈北部地区的北京平谷、十三陵、西郊以及河北昌黎等活动断裂带附近布置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孔,并在钻孔适宜深度安装了地应力监测系统,进行现今地应力的实时监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初步揭示首都圈北部地区地壳浅表层现今主应力状态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获得连续的地应力大小相对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为首都圈地震地质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研究人员将继续在首都圈西、南和东部地区选择5个关键构造部位进行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构建完善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台网,填补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台网的空白,揭示首都圈现今地应力环境,为首都圈地震地质研究、区域新构造活动分析、重大工程规划、城市安全建设、矿山安全开采、国防建设等提供现今地应力数据。 

  成果汇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指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工作是探索深部地壳活动的重要方法,对地震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进行长期稳定的地应力数据实时监测与积累。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强调,需进一步完善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台网建设,加强深孔地应力测量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