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河北1:25万黄骅县幅海岸带区域地质与环境调查”项目取得重要地质成果

来源:天津地调中心 作者:刘洁、胥勤勉 发布时间:2011-03-23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承担的“河北1:25万黄骅县幅海岸带区域地质与环境调查”项目经过三年多的运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深覆盖区海岸带区域地质与环境调查的方法,在第四纪地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地质成果,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水平。3月16日,该项目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评审,报告被评为优秀级。
    该项目是由天津地调中心承担的“华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计划项目内的工作项目。天津地调中心组织区调和第四纪地质技术人员,自主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深覆盖区海岸带区域地质与环境调查的方法,即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将浅表地质环境调查与多时相遥感地质环境解译和不同深度地质钻探相结合,通过对沉积物进行古地磁、碳十四、微体、孢粉、粒度、地球化学等方法的测试,详细分析各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地质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孔间对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同时,对数字填图系统中钻孔资料的精细刻画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数字填图系统的完善和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重点查明了河北1:25万黄骅县幅海岸带区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组成、沉积环境、生物群落演替、形成时代等特征,建立了该区域地层结构序列和年代地层格架。项目查明了区域地貌类型的时、空特征和地质环境变化规律,总结了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以来黄骅地区海侵作用期次、范围、陆海-相互作用的关系及环境效应。通过系统研究小山地区第四系500米深的综合钻孔资料,确定了该区域第四纪底界及第四纪各时段地层界线及地质事件;查明了海兴县小山的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及特征,确定了小山地区火山活动的期次,初步探讨了第四纪火山活动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建立了区域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古地磁极性事件、环境演变等的研究对比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