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在郑州对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完成的“河南省重要成矿带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成果报告通过验收,项目成果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
“河南省重要成矿带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项目,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承担单位为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工作时间: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该项目主要研究东秦岭地区区域遥感扫面技术方法、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方法、矿产地质特征遥感解译方法技术对比和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集成等。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组织遥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期内开展了“区域遥感扫面技术方法研究”、“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方法研究”、“矿产地质特征遥感解译方法技术对比研究”、“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集成研究”。提交了“卢氏横涧-嵩县大章铁染羟基异常分布图”、“卢氏横涧-嵩县大章成矿遥感远景预测图”、“工作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明矾石化遥感信息分布图”、“栾川银洞沟-张沟、东鱼库沟-幢沟波谱测试采样剖面图”等21幅专题图件。综合运用以高光谱为主导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地面查证,在河南省西南部重要成矿带卢氏-栾川地区开展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项目在省内首次利用SVC HR-1024光谱测试仪对栾川赤土店、嵩县葚沟等试验区主要岩矿类型进行了光谱测试研究。通过对成矿带矿化围岩、矿化蚀变带和矿石反射光谱特征研究,实现了遥感扫面、高光谱岩矿识别和矿物填图等关键技术集成。通过对典型矿区光谱特征分析、混合像元分解等定量识别,实现了找矿远景预测区矿化蚀变带遥感信息的提取。通过对成矿、控矿地质体空间分布光谱信息和影像特征的综合解译,探索了东秦岭地区中大比例尺遥感找矿的技术途径,圈定预测区10处、靶区20处,找矿效果明显。
经专家组鉴定,该项目内容丰富,文档齐全,报告编制规范。所建立的东秦岭地区高光谱遥感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具有快捷、高效、实用等特点,对推动我省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进步有重要意义,认定项目成果总体水平位居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