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环境监测总站探查古市金矿矿山地质环境
来源:江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作者:应勇华
发布时间:2011-03-17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日前提交的《江西省修水县古市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施工图设计》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古市金矿区位于修水县古市镇棉花岭一带,矿区面积9平方千米,始建于1986年。九十年代以前为群采矿山,为民窿生产。1990年收归国有,进行大规模开采,因资源枯竭,1996年闭坑后为废弃矿山。2004年经修水县人民法院民事裁定,古市金矿宣告破产。目前部分区段仍有民采活动。古市金矿采选历史悠久,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取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植被遭到破坏,采矿废石散放堆积形成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易发程度较高,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危害和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受修水县矿产资源管理局委托,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勘测分院于2009年7月对该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完成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2010年3月勘测分院完成该治理工程的方案设计,并通过有关专家审查。经初步调查,矿区已形成采空区面积约4平方千米,有废石场14个,单体堆量1.9至14.4万立方米,总废石量近110万立方米,废弃矿井若干。设计方案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是废石堆泥石流隐患和水土流失、废弃矿井安全隐患、采空区塌陷变形隐患,并列出了相应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