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徐州、宿迁、连云港地区应急抗旱地下水动态监测第二阶段工作拉开帷幕。江苏地调院环境地质研究所派出调查小组再赴旱区开展调查,预计3月13日完成野外作业,3月15日前提交成果。
此前,徐宿连地区应急抗旱地下水动态监测第一阶段工作顺利结束,完成地下水调查点493个,提交了“江苏省应急抗旱徐宿连地区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图”、“江苏省应急抗旱徐宿连地区浅层、深层地下水水文地质图”等系列图件,摸清了徐宿连地区地下水基本态势,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地下水动态监测的主要目标,为应急抗旱工作、支持地方抗旱保苗促春耕工作、解决地方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调查将继续按期、按质、按量地完成系列地下水动态监测。进行精确地下水水位测量,同时量取水井基本参数,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原始素材,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并进一步监控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徐宿连地区浅层、深层地下水动态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导受旱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防止出现地下水过量开采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总之,既要为抗旱找水做好技术支持,又要保护好地质环境。
据悉,针对华北及黄淮地区8省的干旱形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月15日召开了应急抗旱监测技术支撑启动会议,统一部署,分片实施旱区应急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江苏旱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