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国土资源部2007年在矿产资源领域启动的三项基本国情调查之一,主要任务是实地核查全国范围内的有效矿业权(不含油气)实际位置与许可范围的一致性,并对其他数据项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三年多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完成了近14.8万个有效矿业权的实地核查工作,形成了一批单矿业权和省、部级汇总成果,首次系统提出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方法指南,建立了我国所有矿山地质测量的基础设施体系,实测编制了11.9万张探矿权勘查工程实际材料图和采矿权开拓采掘工程分布图,编制了全国31个省(区、市)矿业权分布图,首次完整地获得了全国矿业权工程平面图空间数据,开发建设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并系统地发现了矿业权基本数据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分布特点和产生原因。对于矿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其他领域和基础测绘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查清了全国矿业权现状,夯实了矿政管理的数据基础。此外,在完成实地核查任务的基础上,拓展了成果应用研究,通过试点提出了成果应用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一张图管矿”建设模式,有力地推进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的全面展开。
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矿政管理实践中,在矿业权问题处理、登记数据库更新、日常矿政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数据支撑的作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规划管理,依法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矿政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
核查成果也已经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和目前正在开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稀土整治专项行动等方面得到应用。
同时,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可满足矿业权人的需要。核查成果可以辅助矿业权人制定勘查开采方案、从事勘查开采活动、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维护自身权益。矿业权人可以利用矿业权实地核查形成的加密控制点和矿区控制点作为矿区勘查或开采活动测量的基础;利用界桩作为自身勘查或开采活动范围的重要地物标志;以探矿权勘查工程实际材料图活采矿权开拓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基本用图,形成相关专题图件,开展生产调度和指挥。
另外,核查成果还可服务于社会公众。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发布矿业权信息和审批流程及结果,推动建立矿业权信息公开查询制度,有利地推进国土资源阳光政务工程的开展。
下阶段,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办公室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紧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的要求,推进成果数据的共享、保护与应用,将核查成果全面应用于日常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中。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先进工作经验,提高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利用水平,服务于各级矿政管理部门、广大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真正使核查成果进一步发挥成果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后续管理和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