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承担的国家973计划2011年项目启动
来源:地科院
发布时间:2010-12-02
2010年12月1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隆重举行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承担的“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和“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两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启动会。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系统的领导、专家和承担项目(课题)的科技人员、新闻媒体记者约15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王小烈书记,钟大赉、滕吉文、王铁冠、陈运泰、李廷栋、肖序常、郑绵平、翟裕生、莫宣学等九位两院院士,以及科技部973咨询专家、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主持。
2011年启动的两个973项目都是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项目,组织实施好这两个项目,有利于发挥地科院在相关领域的引领作用,对解决资源环境关键科技问题、形成具有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优秀科研团队与高端科技人才,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地质研究所侯增谦首席科学家负责的“青藏高原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项目瞄准国家急缺的铜、铁、铅锌等主要矿种,力图揭示青藏高原大陆聚合过程与成矿耦合关系以及巨型成矿系统的发育机制和大型矿床的成矿机理,实现大陆聚合成矿理论的原创性突破,抢占国际成矿理论研究的制高点;完善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系统,研发针对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模型和定位预测技术,科学评价西藏地区资源潜力,实现找矿靶区矿床矿体快速定位,显著提高找矿效率。
矿产资源研究所刘成林首席科学家负责的“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项目将查明不同构造背景盆地成盐成钾规律,揭示各类盆地钾盐大规模成矿的控制因素与机制,创立适合中国构造背景的“陆块成钾”理论框架,建立探测隐伏钾盐矿层的技术方法,预测钾盐资源量,圈定找钾战略靶区。
中国地质科学院将按照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相关要求,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现预期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