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探索形成一套集群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各试点单位形成了资料收集、录入、整理和资料标准化、资料建库和系统开发、平台建设等一套工作方法。
二是探索地质资料汇交机制,夯实服务基础。上海市构建地质资料汇交及共享新机制,完善地质资料汇交标准,全国地质资料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目前已收集纸质资料十万多种。
三是研究建设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库,提高地质资料集群水平。如湖南省构建单个工程矿体三维模型,完成坪宝地区5个矿区的钻孔数据库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开展文件及目录数据库建设、西安地调中心完成新疆“358”重点成矿区带工作程度数据库等。
四是开展了集群系统的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湖北省初步建立了黄石市铁山区三维地质模型、黄石市城区灾害地质查询管理等。
五是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研究。
六是在试点的同时开展了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