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近日正式启动。
首席科学家刘成林介绍,项目将针对中国不同构造背景海相成盐成钾盆地,重点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四川盆地三叠系、羌塘盆地侏罗系、兰坪—思茂盆地古近系等进行详细剖析,并与国外典型海相钾盐矿床对比,按照物源—干旱蒸发浓缩—盆地构造分隔、迁移—卤水聚集就位—成岩改造、保存一成钾规律与靶区预测的总体思路,多学科结合,查明不同构造背景盆地成盐成钾规律,揭示各类盆地钾盐大规模成矿的控制因素与机制,创新中国海相钾盐成矿理论,建立探测隐伏钾盐矿层的技术方法,预测钾盐资源量,圈定找钾战略靶区。
据介绍,项目设立7个课题,拟解决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一是构造—气候耦合与巨量盐类沉积的响应机制;二是盐类沉积建造期后改造、再成钾与保存机制。项目将针对中国古代海相、海陆交互相蒸发岩盆地的地质构造特殊性,创立适合中国构造背景的“陆块成钾”理论框架,为我国海相找钾突破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