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凉风习习,2010年10月15-16日来自全国地质遥感领域从事应用、科研和教学的60多位代表,来到素有中国现代教育摇篮之称的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举办的“中国典型地物波谱库培训与高光谱地质应用交流会”。培训交流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局航遥中心联合承办。
这次培训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对航遥中心负责的“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宽幅高光谱小卫星技术系统”之第三课题“地质矿产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建设”成果的系统培训、交流与学习,该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小文院士领导的科研组完成。同时也是北师大“十五”863重点项目地物波谱库建设成果的进一步推广。
李小文院士、宫鹏教授、李志忠教授、赵慧洁教授、党福星教授等十四位专家围绕着地物波谱库、高光谱原理、高光谱制图、高光谱地学应用、遥感矿化信息提取等技术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我局南京地调中心介绍了便携式野外光谱仪的新进展。北师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为代表们介绍了波普库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实习。
波谱库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重要基础,国际上美国地质调查局率先建起了国际水准的地物波谱库。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遥感专家李小文院士、童庆禧院士等大力推动下,由北京师范大学王锦地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三年时间建成了我国的地物波谱库,我局航遥中心全面参加了该波普库建设。在波谱库系统建设完成之后,经过数年的运行,目前已经为全国广大遥感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波谱数据。
这次培训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我局对产学研方式推动遥感地质科技发展的重视。本次培训交流会由北师大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资助,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国家投入建设的项目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代表们普遍认为,通过波谱库数据的使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国家科学数据的共享,提高了遥感信息提取的精度和质量。代表们希望,波谱库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应该在今后的科研计划中,持续地对类似波谱库这种基础科技项目给与更多支持,促进我国遥感科研与应用技术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