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称,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直接领导和财政部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部署、精心组织,不断探索构建“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调动了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地质勘查新局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宏观意义的找矿成果。回顾国土资源大调查走过的12年,地质找矿经历过属地化初期的低谷,也经历了世界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的市场繁荣。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增长仍赶不上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大宗支柱性矿产、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高,地质找矿任重道远。
他提出,要准确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对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引领拉动作用。在业务布局上,要兼顾海、陆,加强西部、突破中东部;既要瞄准新区,又要挖掘危机矿山和深部第二空间的潜力。要不断完善矿业权市场和招拍挂制度,改善地质找矿的外部环境,大力调动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通过加强矿业权管理大力遏制“圈而不探”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坚持面上保护、点上规范的生态环保理念。
汪民要求,加快地质找矿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应发挥更大作用,在业务上要统领、统筹全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既要夯实好基础性工作,又要思考战略格局问题,不断开辟找矿新区。同时,要以服务进行指导、以服务进行监督,做好与院士专家、地勘单位、地方主管厅局和部有关司局的上下沟通和左右协调。部有关司局要在宏观把握、制度安排、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要夯实基础,构建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不断开辟找矿新区,紧密联系地勘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形成多学科、多品种的联合攻关作战态势,争取实现地质找矿“三年要有重大进展,五年要有重大突破,八年要重塑矿产开发格局”的目标。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有关院士专家,各省(市、区)地调院、中央管理地勘单位、地学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