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局领导批准同意,8月25-30日,以“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调研”为题,由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联合组成党建调研组,结合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海拔4200米的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组钻机机台和生活驻地,了解野外一线支部工作方法创新,听取项目组介绍和野外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并看望慰问在野外作业的全体科研人员和钻探工人。
“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项目共有10多家科研、高校和勘查单位参加,地科院资源所是该项目的第一承担单位,主要工作区在祁连山南缘高山冻土地带,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高寒缺氧,条件艰苦,野外施工期长达5个多月。如何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多学科、多单位的科技攻关,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科学研究和钻探施工任务。经资源所党委倡议,勘探所、青海煤田105队主要参加单位党委同意,于2009年由参加该项目野外科研和钻探工作的20多名党员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组野外临时党支部,并因地制宜地开展野外党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项目任务的完成。
在中国冻土天然气钻探施工现场的帐篷内,党建工作现场座谈会召开。野外临时支部党支部书记卢振全首先从科学发现及意义、野外支部作用的发挥和在创先争优中力争取得更大突破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汇报了野外临时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情况。同时,项目首席科学家祝由海、副首席张永勤等野外临时支部的党员也结合自身实际以及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畅谈了各自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和体会,表现了“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
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明祥同志在座谈会上首先代表部、局领导和直属机关党委向战斗在野外一线的党员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他指出,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组野外临时党支部在野外工作5个多月,以不同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探索出了一条基层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的路子,团结了不同单位的干部职工,凝聚了力量,使党员在艰苦条件下更好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促进了地调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天然气水合物野外临时支部的建设,为探索我局进一步加强野外地质工作党建提供了成功经验,值得充分肯定。希望临时支部党员在项目科技攻关、战胜野外工作生活困难方面进一步发挥核心作用,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的更大突破再创辉煌。最后,希望大家在高寒地区工作中要保重身体。
部局调研慰问组向临时野外党支部送上了临时党支部活动赞助金2万元和视频光盘等一批学习资料。会后,调研慰问组和野外驻地项目人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受到了野外项目人员的热烈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