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地质灾害评估通过评审

来源:江苏地调院 作者:宋京雷 王旭雁 发布时间:2010-09-03
    由江苏地调院地质灾害评估中心承担的《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地质灾害评估》项目日前通过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地铁四号线工程是南京市跨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提出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的建成将与已建一号线、二号线及规划建设的其它线路一起构成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东西向的重要骨干线,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功能和地位的发挥,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地铁四号线工程是南京市市政重要工程之一,线路西起浦口区珍珠泉,终于城东七乡河西侧的仙林东站,线路全长约43.2km。
拟建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穿越不同的地质地貌单元,岩土体结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变化较大,为避免工程建设项目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拟建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接到任务后,我院迅速成立项目组,充分收集利用评估区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并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发育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以及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圈定了危险性等级分区,对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和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为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评估结果表明地铁四号线经过低山丘陵、平原、岗地和谷地多种地貌单元,地形起伏较大,岩性岩相变化大,长江及秦淮河冲积平原分布有浅埋藏软土、砂土,岗地区广泛发育分布有膨胀土,仙鹤门以东部分地段分布有岩溶较发育的角砾状灰岩,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江岸坍塌和特殊类岩土(砂土、软土、膨胀土)灾害。
    针对工程沿线地质灾害类型较多,本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各地质灾害特点、形成因素、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具体包括进一步加强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仙鹤门以东地段尤其是徐庄软件园一带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以及软土、砂土、膨胀土的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依据。根据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地铁开挖底板深度,按照岩土体条件和结构类型,确定开挖方案。对沿线砂土和软土分布地段,可采取泥浆加压盾构法施工,以减小涌砂、涌水、软土等对工程的危害。对区内软土及液化砂土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软土发育区内进行地面工程建设,应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