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安排部署,受地调局水环部委托,水环所近日组织相关专家,在石家庄召开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设计审查会,对青海、西藏、内蒙古、重庆、江苏、湖北、陕西、山东、新疆、河北、宁夏、辽宁及广东13个省市区承担的2010年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设计进行了审查。
评审专家组由石建省研究员、张永波研究员、刘长礼研究员、张礼中研究员、宋瑞京高级经济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爱国教授、石家庄经济学院许广明教授等组成,水环所所长石建省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在认真审阅各承担单位设计书、听取项目组汇报、与项目组充分交换意见后,经过质疑、答辩及专家组评议,13个工作方案全部获得通过,优良率达到100%,其中优秀6个,优秀率达46.2%。
专家同时指出,2010年是该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年,希望能进一步加强项目间的协调,规范工作方法,突出研究重点,提出必要的战略与对策,为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专家组还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使项目工作部署更趋合理,为实现预期成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综合评价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水环所承担,项目自2004年实施以来,共完成了包括浙江、云南、四川、甘肃、黑龙江、福建、河南、江西、海南、贵州、湖南、吉林、山西、安徽、 广西等在内的15个省市区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5万地质调查,面积共12.2万平方公里,编制系列图件2100多张,建立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 188个,为177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汶川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地质依据。
2010年,该项目将完成广东、山东、河北、江苏、湖北、辽宁、陕西、重庆、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等13省市区101个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重点为摸清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家底与综合评价。主要任务包括基本查明这些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体特征等地质环境背景,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了解地下水及地质景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水资源保证程度与应急地下水源地论证,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及损失评估,提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地学建议。同时,还将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图集》编制、完善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与实现项目数据与成果信息网络共享、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编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