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15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专项“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计划项目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江城湖北的东湖之滨、南望山下、八角楼中召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宣布项目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严光生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唐辉明主持。
出席会议的还有赵鹏大、陈毓川、殷鸿福、金振民、莫宣学、叶天竺、吴淦国、姚书振、王瑞江等计划项目学术指导委员会的院士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部署室,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区地勘局、内蒙古地调院、福建省地调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80多位在校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严光生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目前,我国资源形势严峻,对外依存度压力很大。中央领导对地质找矿寄予殷切希望,地勘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新时期,找矿工作逐步向深部探索,向覆盖区进军,这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前提下,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计划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发挥院校的学术优势,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大平台,充分依靠产学研的有力结合,达到为国家勘查规划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形成在新领域的新认识新方法新技术、培养一批高端地质找矿人才的长远目标。
该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概况、总体目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对下设的7个工作项目的分工和协作做了相应的阐述。学术指导委员会的院士专家认为,该项目贴切国家需求,立意高远、思路明确、分工有序。专家对该项目提出的三大目标、四项内容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团队的团结善战寄予较大期望。专家同时建议,要充分应用并挖掘以有的工作成果,尤其是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利用和深化;要加强对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多元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等。会上,相关工作项目的单位领导和项目负责也都纷纷表态,将竭尽全力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该项目将选取新疆天山(戈壁覆盖区)、内蒙古大兴安岭(草原覆盖区)、福建武夷山(森林覆盖区)进行重点攻关。目前,已集结250多人的庞大队伍,初步完成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办法,形成完备的学术专家指导体系和项目组织体系,整装待发,力争为我国新一轮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开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