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开通运行
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丁全利
发布时间:2010-07-08
7月2日,由国家测绘局、湖北省和重庆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在重庆通过专家验收并正式开通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获取三峡库区高精度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开通将为三峡库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全面的地理空间信息支撑。
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于2008年12月启动建设,由国家测绘局、湖北省和重庆市政府合作开发,经过一年半的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成果。
首先,实现了库区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的全覆盖。目前,项目获取了库区7.47万平方千米卫星影像和1.3万平方千米航空影像,建立了覆盖三峡库区5.67万平方千米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集成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灾害与灾难、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各种数据的专题信息数据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大规模获取三峡库区高精度地理空间数据,基本改善了库区基础地理信息匮乏的现状。
其次,形成了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了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并已在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平台,已建成重庆市政府宏观决策信息系统、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重庆市长寿区城镇搬迁和企业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湖北宜昌市旅游服务信息系统、湖北宜昌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6个应用示范系统。
最后,探索形成了部省市三方合作共建的成功模式。该项目是国家基础信息应用跨区域协作的全新尝试,通过平台建设,为带动测绘事业发展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范围覆盖整个三峡库区的30个区县(重庆22个,湖北8个)。它整合了库区5.67万平方千米的基础地理信息及生态、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专题信息,集成的数据达2TB。验收专家组指出,平台的建成与应用,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避免了各区县各部门重复采集、多头投入,将为库区发展提供全面的地理空间信息支撑,实现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共建与互联互通,为全国数字省区、数字区域建设作出了示范。国家测绘局、湖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平台成果发布会并共同开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