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扬子地台西缘前寒武纪地层野外现场会达到预期效果

来源:地调局科外部 作者:刘凤山 发布时间:2010-07-05

    6月14-19日地调局科外部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举办了扬子地台西缘前寒武纪地层野外现场会,成都地调中心具体承办。目的是推进扬子地台前寒武纪研究工作,促进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划分和含矿地层对比逐步取得共识。来自全国地层委员会、地科院地质所、天津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云南省地调局、山东地调院、四川省地调院等单位42人参加本次野外现场会。

    6月14日报到当日晚,成都地调中心尹福光研究员介绍了这次考察主要内容和他们的研究进展,地科院地质研究所耿元生研究员介绍了盐边群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为解决会理群、昆阳群的层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6月15日-18日先后考察了会理县孔明寨会理群天宝山组下段的凝灰质板(砂)岩,会东铅锌镇小街乡公路边灯影组、观音崖组、双水井组、淌塘组、青龙山组、黑山组等岩石组成及其上下地层之间的叠置关系,会理县洪川桥核桃河“会理群”剖面,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镇盐边群等。

    6月18日下午就会理群、盐边群的层序划分、区域对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这次野外考察和现场研讨,达成许多基本共识,如扬子地台西缘前南华纪地质体系由不同时代的块体拼合在一起的;原定义的会理群、昆阳群应解体;会理群形成时限为10-14亿年,可与狭义属于的昆阳群对比,等等。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扬子地台西缘地层仍有很多问题,如最老基底时代与组成、中元古地层划与对比、不同组或岩组之间的接触关系、顶底界的时代尚缺可靠依据等。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强多方面的协作,注重样品的采集与测年工作及昆阳群、东川群、会理群岩石地层层序划分及对比研究。

与会专家野外现场考察

与会专家野外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