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浙江杭州组织召开了钦杭成矿带重要矿产勘查部署方案专家研讨论证会。会议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办,浙江地质调查院承办。
中国工程院裴荣富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陈仁义主任、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李剑处长、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潘圣明副厅长、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潘仲芳副主任、姚华舟副主任、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郭坤一副主任,地科院资源所王瑞江所长、毛景文副所长、王宗起副所长,以及水涛、张永山、蒋中和,伍广宇、王京彬、战明国、余忠珍、贾宝华等领导和特邀专家出席会议并作指导。共有来自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国土厅、地勘局、有色局、地调院,中国地质局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地科院资源所等26家单位7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裴荣富院士做了“如何找大型—超大型矿——固体矿产合理勘查与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讲座,水涛先生做了“关于钦杭成矿带若干基础地质问题讨论”的专题报告。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分别对钦杭成矿带东、西段重要矿产勘查部署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热烈发言,对钦杭成矿带的找矿方向和影响找矿突破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影响和制约钦杭成矿带找矿突破的机制和政策等其它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会议认为,钦杭成矿带是地质矿产保障工程新厘定的三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是在全面总结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专项成果以及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最新的地质找矿成果和认识。作为中国东南部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铜、金、银、铅锌、铌钽、铀等金属矿产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已探明德兴铜矿等大中型矿床近400处。近年来,在广西大瑶山、广东园珠顶、湖南留书塘等地取得深部找矿重要进展,显示钦杭成矿带具有进一步找矿潜力。根据现有资料,通过实施地质矿产保障工程,钦杭成矿带预期可新增资源量铜500万吨、金100吨、银6000吨、铅锌400万吨。钦杭成矿带的建立,是开拓铜多金属深部找矿第二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尝试和实践举措,对于推进中东部地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从而提高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认为,做好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统一部署是促进地质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环节。钦杭成矿带重要矿产勘查部署方案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统一安排,由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会同有关省厅组织专门技术力量,依据全国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按照地质矿产保障工程总体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钦杭成矿带以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科研成果资料,优选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重点区段的基础上编制的,资料基础扎实、部署科学合理、可操作强,对成矿带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会议既是找矿方向的研讨会,也是部署方案的论证会。与会专家一直同意通过“钦杭成矿带重要矿产勘查部署方案”论证。同时强调加强钦杭成矿带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成矿带的大地构造意义以及演化历史、明确钦杭成矿带与其它成矿带的关系。会议希望下一步加强矿产远景调查,积极推进整装勘查,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尽快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发挥深部找矿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