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一体”的大西安建设战略,6月18-19日,由我局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共同主办、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的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旨在与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对接互动,交流总结已有工作基础和存在问题,分析研判城市群发展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研讨提出城市地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内容,为“十二五”规划部署提供依据。
来自天津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地质力学所、水环地调中心、物化探所、水环所、陕西地调院、陕西总站、长安大学、中煤航测遥感局和西安、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区)国土资源局的近100位代表参加会议。局水环部领导、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喻建宏副厅长、西安地调中心和长安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地调中心和长安大学围绕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工作需求、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建议、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研究进展等做了专题汇报交流。地质力学所、水环地调中心、物化探所、陕西地调院、陕西总站等分别围绕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活动断裂和区域地壳稳定调查评价,地震地球物理勘查和遥感技术应用等进行了专题汇报交流。会议特邀专家李烈荣、王秉忱作了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和代表认为,关中城市群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之一,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但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突出,部署开展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工作意义重大,十分必要。关中城市群的城市地质工作应建好“四模一网”(四模:基底构造模型、第四系结构模型、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工程地质结构模型;一网:地质环境监测网),抓住三个关键问题(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缺陷),形成三个亮点(三维可视化结构模型、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近年来,地调局先后完成了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摸底调查,开展了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和广州6个试点城市地质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重要经济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环境地质调查,其工作思路和工作经验可供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工作借鉴。
关中城市群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位于汾渭地堑西部的关中盆地,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