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杨应奇 发布时间:2010-04-27
    4月23日,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江苏省副省长李小敏出席并讲话。

    汪民指出,南京地质博物馆凝聚了中国几代地学先驱的汗水和心血,承载了中国近现代地质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科普需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 

    汪民对南京地质博物馆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把地质博物馆建设成为展示和传承地质文化的重要窗口。要创新机制,科学发展,地质博物馆要成为收集和保存地学历史史料和地质科学标本的集大成之地,成为传承和弘扬地质工作光荣传统的重要载体;二是要把地质博物馆建设成为开展海内外文化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海内外地学机构的文化技术交流,积极开展专业研讨和学术交流,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组织各类有影响的专题研究与展览、学术交流、科普讲座等;要强化精品意识,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同国内外博物馆合作,学习国内外场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先进的场馆运营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三是要把地质博物馆建设成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地质博物馆,通过宣传地学科普知识和地学文化,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科普影响力,把地质博物馆真正建设成为地学知识传播的科普中心和文化场所。地质博物馆要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认识地球,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重要平台。

    始建于1935年的南京地质博物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国家级地学科研机构——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窗口,这里先后走出了新中国48位中科院地学院士。南京地质博物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地质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博物馆。南京博物馆近百年的发展史,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记载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成果和重要发现。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地学科普、教育方面的公益性功能,江苏省政府决定先后投资1.68亿元,对南京地质博物馆进行改造和扩建。刚刚竣工的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设置了《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临时展厅4个展厅。恐龙世界,陈列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最大的恐龙——炳灵大夏巨龙;并首次装架展出了馆藏的、国内首次发现的四具真骨恐龙化石;还配有恐龙影院等互动性与知识性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