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科学观测与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来源:水环地调中心 发布时间:2010-02-23
    日前,由水环地调中心承担“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科学观测与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标志着该课题已正式启动。课题将在三年内,开展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观测方法和取样技术的研究,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建成我国第一个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科研、教学和科普基地。该课题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地下水典型试验场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了长达数十年的地下水科学试验研究基地,在地下水污染质运移、扩散和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观测数据,积累了丰富的试验经验,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推动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尚缺乏长期、完善、现代化的地下水污染科学研究基地,同时我国地下水取样技术相对落后。 

    课题实施将借鉴发达国家在地下水污染野外观测与试验研究经验,结合我国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典型石油类污染物野外观测方法对比研究;二是多级地下水采样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 

    课题通过典型石油类污染物野外观测方法对比研究,为我国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特别是石油类污染场地调查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多级地下水采样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使我国野外大尺度三维溶质迁移试验研究成为可能,并将提升我国地下水水质的监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