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至29日我局在南京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遥感及蚀变矿物填图培训班,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有关省地质勘查局、地质调查院、科研院所以及国外相关地矿企业等单位的90多位代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围绕着国际遥感前沿技术、蚀变矿物填图方法和岩芯光谱扫描仪原理及应用展开交流,主要内容包括:1、遥感找矿最新技术;2、蚀变矿物填图技术;3、数字化岩芯扫描仪及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的原理及应用;4、我国高光谱卫星有关进展;5、仪器操作培训。会议邀请了国内近红外蚀变矿物填图专家和高光谱遥感专家进行讲课,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4位专家及3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培训班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办。
1月28日上午,培训班举行里简短的开幕式。局科外部李志忠处长代表会议主办方对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的几位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慰问和欢迎。南京地调中心黄海副书记代表会议承办方向各位与会专家、学员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短短两天的培训课程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先后有7位国内外专家给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首先是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的三位学者为大家介绍了他们在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Jonathan law 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联邦科工局及其发展情况。联邦科工局是澳大利亚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布在55个地区,拥有超过6500名研究人员,在14个领域排名第一。联邦科工拥有多个旗舰计划,其中之一即为“发现和开发隐伏矿床”。Jonathan教授阐述了该计划支持下,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探测方面开展的项目及研究情况,展示了联邦科工在该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Jon Huntington 教授全面介绍了联邦科工目前研制出的数字化岩芯扫描及解译系统Hylogging System。该系统包含硬件及软件系统,是面向对象,多层次的岩芯矿物分析编录系统。该系统能够沿岩心方向连续获取矿物反射光谱及高分辨率彩色影像,能分析和识别多种地质单元和热液蚀变聚合物,包括层状硅酸盐、闪石、碳酸盐、硫酸盐、氧化铁等矿物。Jon教授同时对该系统的解译处理软件TSG-Core进行了详细演示。
Tim Munday博士展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高光谱矿物成像模式。目前,地面和航空应用已经实现,航天应用正在探索和进行。Tim教授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体现了天-空-地一体化工作方式的优点,为未来高光谱遥感在地质矿产保护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局航遥中心汪大明博士为学员带来了我国高光谱在国土资源应用方面进展的精彩报告。汪大明博士依次介绍了遥感、高光谱遥感以及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及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863项目中所作的代表性工作。
航遥中心的王润生教授报告的题目为:“高光谱遥感地物成分信息探测矿物填图及其应用”。王教授从矿物光谱特性入手,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矿物识别的处理流程、原理及技术手段,并介绍了高光谱遥感在地质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王教授翔实细致的授课内容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京地调中心的修连存研究员以授课、操作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全面展示了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的使用和软件操作。该仪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支持下,由南京地调中心自主研发成功。仪器通过收集岩矿样品对近红外光谱的漫反射信号得到的特征吸收光谱,对其中的矿物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仪器能够测量多种硅酸盐矿物及碳酸盐矿物,对于野外遥感蚀变识别、野外矿化异常查证、矿物填图等工作效果显著。
经过周密的安排和组织,学员们的踊跃参与,本次培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授课内容紧凑有序,环环相扣,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使学员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达到了高质量的培训效果。
培训班开幕式
Jonathan law教授在做报告
仪器研发专家Jon Huntington教授在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