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2009北京离子探针质谱计成果报告会召开

来源:地科院 发布时间:2010-01-29
    2010年1月16日至17日,"2009北京SHRIMP成果报告会"在京隆重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来宾有:沈其韩院士、肖序常院士、许志琴院士、莫宣学院士、翟明国院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吴波尔副主任、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孙增奇处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袁伟处长、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白星碧副司长、文波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卢民杰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耿元生副所长、高锦曦副所长、沈琳副书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学界同仁等约一百人。会议由依托于地质研究所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办。
  开幕式上,刘敦一研究员向在座的领导及来宾总结汇报了中心2009年度的主要工作进展。在历时两天的学术报告会上,共宣读和讨论了36篇基于SHRIMP实验数据取得的科研成果,参会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一年一度的"北京SHRIMP成果报告会"已成为广大地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

    2009年度,离子探针中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在仪器已运行九年、故障大幅增长的条件下,保持了高效运行并坚持全面开放的方针,国外用户大幅增加。2009年北京本地高灵敏、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Ⅱ)测试服务机时为255.2昼夜。

  2.SHRIMP远程共享已进入常规运行。2009年,通过离子探针远程共享控制系统(SROS)共享澳大利亚科廷(Curtin)理工大学高灵敏、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Ⅱ)机时77昼夜,通过离子探针远程共享控制系统(SROS)共享澳大利亚科学仪器公司(ASI)新型高灵敏、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 Ⅱe-MC)机时27昼夜。2009年3月还在台北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建立了新的离子探针远程共享控制系统(SROS)站点。

  3.科学研究开始向国外推进,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合作进行了阿波罗(Apollo)月岩的锆石年代学研究,已获重要成果并将继续合作;在南非太古宙绿岩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亚造山带蛇绿岩年代学研究收获成果,发表的重要论文为国内外同行所关注。 

  4.技术专家们在创新和日常技术支持工作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灵敏、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Ⅱ)一次源改造等技术革新获得成功。仪器研发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显示出中心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的雄厚基础和发展前景。

  5.2009年国内外学者应用在中心高灵敏、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Ⅱ)上所获得的锆石定年结果,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32篇(不完全统计),其中国际期刊文章68篇,中心的研究人员为第一作者的文章16篇。

  6.国际合作和交流又有新的发展,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巴西等国的合作进展顺利,众多学者应邀来访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报告。著名地质学家科罗纳(A. Kroener)教授在中心任客座研究员三个月,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