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黑碳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排放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最为关注、也是最难确定的科学问题之一。每年冬春季节,南亚黑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直至印度洋上空形成厚达3公里的大气棕色云,对区域气候环境、农业、人类身体健康等已造成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研究南亚大气棕色云中的黑碳对高海拔大气的加热及其随降雪沉降对青藏高原雪冰加速融化的影响,并由此引起的积雪、冰川和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大范围冰心的提取分析,揭示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雪冰中黑碳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950年~1960年欧洲黑碳高排放对青藏高原西部、北部的冰川融化有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与南部雪冰黑碳含量的持续增长则显示,南亚地区的黑碳排放在青藏高原冰川中的积累占主导作用。进一步的计算表明,在过去20多年来冬春季节爆发的南亚大气棕色云将黑碳物质带至青藏高原东南部,对加剧冰川的融化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冰川表面积雪的融化,黑碳在冰川表面的进一步积累而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加强。
据悉,项目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与来自美国NASA的科学家联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