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导报:2009地质找矿工作综述
2009地质找矿工作综述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赵玲玲
发布时间:2009-12-25
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地质找矿突破像礼花一样在地平线上绽放:辽宁省地勘队伍提交煤炭资源量18亿吨、石灰岩8亿吨、铁15亿吨、钼81万吨。河北,又探明一处10亿吨特大型铁矿!四川省的一项资源潜力评价预测表明,攀枝花拥有的钒钛矿产资源量(包括已探明的)达226.83亿吨……
今年年初,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际矿业发展自身周期的影响等各种矛盾交织成的现实,我国地矿工作因势调整——抓住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巨额资金投入不少项目涉及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抓住国家、许多省区战略性矿产勘查项目投入非但没有减少,反呈逐年递增等“利好”之势,捕捉机遇,赢来了地质找矿新一轮发展。
中国,今年找矿不差钱
国际矿业普遍认为,2008年,标志着最近一轮勘探热潮的结束。随着全球矿业投资风险加大、现金流受限,矿业股大跌,2009年,勘查资金投入规模很可能减少到上一个矿业衰退的谷底。
但中国的情况比较乐观。2009年,虽然由于全球主要矿产品价格大幅走低和矿业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社会勘查投资出现大幅度下降,但国家财政投入稳定中有增长。如国土资源大调查经费提高至每年20亿元;第二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开始实施;中央地勘基金第一批启动资金中剩余的约15亿元,有计划地安排国内外勘查项目;中央地勘基金第三批投资的26个项目通过立项论证会,申报资金概算约4.5亿元;在已与内蒙古、安徽、黑龙江、云南等省(区)签订了部省合作勘查协议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分别于7月17日、12月12日与河南、河北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工作,成为国家通过地质找矿机制创新,保证稳定勘查投入的重要举措。
除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许多省级政府保持着清醒,加大了地质工作投入力度。辽宁省一次投入12亿元在全省开展找矿,每年安排3亿~4亿元投入地质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4年内投资2亿元,在三大成矿带对已发现重要矿床实施深部、外围找矿。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设立地质勘查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力度。甘肃省设立5亿元以上的地质勘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省属国有地勘单位开展地质矿产勘查。经过三年稳步增长, 山东省各类地质勘查投入达20.1亿元……
把握找矿方向,地质专家受“热捧”
年末热播电影《2012》中,挽救人类的英雄是位地质学家。可见,在国际能源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势下,以往较为生僻的地质学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地质专家受“热捧”的现象今年在我国也很明显。
年初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明确了到2010年,新发现约6个亿吨级油田和6~8个千亿方级气田,新发现和评价大型重要矿产地约120处,力争取得120个以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突破等等目标任务。有限的人力、物力该投向那里,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1月6日,将加强地质工作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的国土资源部,邀请部系统及有关单位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座谈,把脉地质勘查,为找矿出谋划策。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工作,看望科技人员。“立足国内找矿”,“你们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希望”——李克强的话,似催人奋进的号角,让地质工作者热血沸腾。地科院立即组织院士专家座谈,为地质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探寻最佳找矿线路。
各地同样如此。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京广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特聘请了三位院士级的地质专家,加快宁夏地质矿产开发,推动其能源经济发展。为在湘中地区再找出一个新“锑都”,湖南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为湘中锑矿找矿突破献计献策······
2009年的地质专家,为解决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矿产资源供应,在努力工作着。
整装、集约勘查,不要“星星”要“月亮”
我国有16个重要成矿区带,但近年来,并没有发现像尼雄磁铁矿、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等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找矿成果。
是我国不具备找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吗?地质专家指出,小而散的勘查模式,已成为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打破这种局面,国土资源部倡导的部省合作,公益性与商业性联动等一系列地质勘查新机制,一步步引导着我国矿业走向整装勘查、整装开发的崭新局面。
2009年国土资源部与新疆合作实施的“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即358项目),要举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之力,加快新疆地质勘查的进程,积极推进整装勘查,引进大企业、形成大投入,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替基地。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拉开了豫西地区地质找矿整装勘查的帏幕。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经信委、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固原市、省地矿局和国电英力特六方合作,在宁南(固原)摆开了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大会战。
青海省将2.5亿元省地勘基金的70%用于整装勘查项目。
连续10年在新疆东昆仑西段成矿带开展地质工作的吉林省地矿局,探索以局为单元的整装勘查新路,发现1处超大型钨锡矿床20余处铜煤金和多金属矿点……
整装勘查新机制的探索,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月亮”升起。
旱魔来袭,水文地质工作者牵出华夏之水
金秋时节,看着各地粮食丰收的新闻,记者总会想起2009年春天罕见旱灾肆虐中华大地15个省市时,地质工作者四处找水忙的情景。
当旱魔来袭时,2月10日,国土资源部给10个省(市、区)国土资源厅局和中国地调局系统下达指令;仅用两天时间,中国地调局组织直属单位和7省地调院、环境地质总院专家,提出了国土资源部抗旱应急方案,绘制出旱区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布图和应急地下水源分布图;在旱区圈定了141处可用于集中供水的地下水水源地。地质专家们给出信息:通过挖掘地下水资源潜力,适度运用地下水储存量,每天可增加开采量约1000万立方米。在久旱之地,这是多么重要!
2009年,在北京,找到了日供93万立方米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查明了11个地下水水源地,可供1820万人应急饮水;在内蒙古,新发现5处有望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的供水水源地……
在全国仍有1/3的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高氟、高砷、苦咸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背景下,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2009年没有停止行动。在贵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实施探采结合孔施工120口,成井101口;在山东高密市被高氟水困扰的地区,施工三眼水井,单井日出水量大于3000立方米,当地20余万居民饮水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在陕西,地质工作者“咸中找淡”,在白于山区西部找到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淡水源……
新能源勘查,掀起你的盖头来
寻找替代能源是全球热议话题。
今年,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本行政区域内的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
早就呼吁将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纳入规范化轨道的北京地勘局,拿出的《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报告》表明,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6620万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可满足2020年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总供暖面积的要求。
河南省地调院完成的河南11个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的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总量,折合标煤5512.23万吨。
9月25日,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在“可燃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破解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难题后,乐观估计“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时限,海域的大约在30年后,陆域冻土带的在10~15年内即可开发利用。
今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加大了寻找、研究储量巨大的“可燃冰”、地热等新型资源的步伐,积极为“后石油时代”另辟蹊径。
矿山企业“向上游”,积极勘探找矿
矿业低迷,勘探成本相对降低。有远见的矿山企业开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向上游发展产业链,投资找矿有利区,寻找更多的接替资源。
招金矿业在新疆托里县境内未来3年内将投入勘探和建设资金5亿元,欲建起新疆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黄金旗舰企业。
北京建龙国基投资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阿荣旗三道沟矿区探获的金金属量将超过20吨,有望成为大兴安岭东坡第一个高品位大型金矿区。
物力、智力、环境具备,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涌现
转危为机”——今年的地质找矿,为这句老话提供了新注解。
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总工程师叶天竺介绍,今年我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总体进展顺利,部分项目成果突出。其中,云南澜沧铅矿项目初步估算新增333类资源/储量矿石量83.17万吨,新增金属量:铅7.26万吨、锌3.64万吨、银237.5吨,钼有望达到超大型。河北承德黑山铁矿项目仅在1号、2号矿体就新增333资源量超过4000万吨。
新一轮矿产资源大调查同样成绩不俗。其中,河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摸清了全省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约1270亿吨;贵州务正道铝土矿典型示范成果报告预测铝土矿矿石量达4亿多吨;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出钒钛矿产资源量(包括已探明的)达226.83亿吨;河北冀东地区圈定出铁矿预测区207处,估算铁矿潜在资源量206.78亿吨。
中央、省级地勘专项资金对于地质找矿的巨大作用开始显现。两亿中央地勘基金投向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煤田后,预计探获煤炭资源量263亿吨。西煤东运的新疆煤炭资源预查取得阶段性成果,三个预查区煤炭预测资源量达600亿吨。辽宁省地勘队伍在省内找到10余个特大型金属矿、非金属矿,几十个中型矿床,提交煤炭资源量18亿吨、石灰岩8亿吨、铁15亿吨、钼81万吨,潜在价值达数千亿元。其中,由辽宁省地勘局地调院发现的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已经控制资源量30亿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单体铁矿。河北投入省级勘查资金在冀东地区又探明储量达10.44亿吨的马城铁矿。四川首批地勘基金项目告捷,探获煤炭储量10亿吨、硫铁矿5.7亿吨,在川南地区探获了两个大型煤炭矿床和一个特大型硫铁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