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第三号孔开钻”,12月15日上午,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首席科学家许志琴的一声令下,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以西5公里外的猫儿坪山谷深处,轰鸣的钻机马达声响彻山谷,标志着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三号孔正式开钻了。
开钻仪式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科钻中心副主任胡时友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科钻中心主任王学龙,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白星碧,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副局长方达等领导在开钻仪式上讲话。
王学龙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三号孔开钻,既是对前一个阶段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检验,又标志着项目研究进入了更新更高的探索阶段。钻孔所在地条件更加艰苦,地层更加复杂,因此,希望一是科钻工程中心和安徽313地质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合作,依靠科技进步,汲取一号孔、二号孔钻探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提高钻探施工效率;二是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防止余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杜绝事故的发生;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发扬地质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克服天气寒冷、交通不便带来的困难,确保三号孔钻探取得成功;四是要树立为地学研究服务的思想,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优质岩心,实现科学钻探目标。
白星碧副司长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参与汶川科钻三号孔的全体科技人员,充分利用一号、二号孔获取的宝贵岩心和测井资料,潜心研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地震机理和监测等科学难题方面取得新突破,做出新贡献。二是希望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发扬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科学施工,严格管理,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任务。
三号孔的施工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中标。安徽地质矿产勘查局方达副局长在开钻仪式上表示一定会坚持科学打钻,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为实现三号孔又好又快、安全优质的目标积极努力。
出席开钻仪式的领导和代表在开钻前还观看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科钻项目课题之一的主动检测震源和接收台,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人工震源获得地震前后断裂带波速变化的信息的研究方法。
出席开钻仪式的还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绵竹市供电局、九龙镇人民政府、各课题承担单位、钻探施工单位和与钻探有关的其他单位的领导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