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在封存选址中发挥重要作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示范”项目启动
地质工作在封存选址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国土资源网
作者:程秀娟
发布时间:2009-11-17
日前,由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记者在11月10日召开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示范——战略研究与能力建设”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该项目执行期为一年,主要目标是推进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简称CCS)技术在中国的示范并加强相关方面的能力建设。项目负责人称,在该项目中,封存选址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技术的实施成本,地质科学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CCS是一种将工业和能源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运输并安全存储到某处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的技术,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据该项目专家组组长介绍,CCS虽然受到了多方重视,但是目前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是技术支持、成本以及环境风险如何控制等问题。CCS技术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自身的能耗高。据专家介绍,到2050年,因使用CCS技术而增加的原煤用量将达到几百亿吨,每年将多消耗7~11亿吨原煤。到2050年,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投资将达到上千亿美元。封存选址是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重要因素。有关负责人说,如果选址不成功,就储存不了二氧化碳,所投放的资金也就白费了。有关人员强调,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封存选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今年启动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就旨在通过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勘查、评价关键技术方法和相应指标体系研究,为我国大规模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推进CCS技术的工业规模示范,验证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CCS技术开发模式,我国与亚洲开发银行于今年1月签署了开展CCS领域技术援助的合作备忘录,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