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二期工程”正在准备

拟开展200座左右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振国 冉玉兰 发布时间:2009-11-09
    11月5日~6日,云南省澜沧铅矿找矿成果现场交流研讨会在云南澜沧举行。会上,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志奇透露,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二期工程”已开展相关准备工作,拟开展200座左右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 

    2004年启动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2004~2010年)将于2010年结束。就下一步工作,邓志奇表示,“二期工程”将继续坚持此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坚持发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做好政策、技术、经费三者的协调结合,实现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重大突破,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据介绍,2004年启动的专项实施5年来,已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和企业匹配经费共计33.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7.8亿元。专项摸清了30个矿种1010座大中型矿山的资源现状。已开展野外施工的216个找矿项目中,有34个项目累计新增资源储量达到大型或超大型矿床规模,有62个项目累计新增资源储量达到中型矿床规模。预计一半以上项目通过今年工作新增资源量有望达到中型或大型矿床规模,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12年,稳定矿山就业58万余人。危机矿山专项已成为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品牌工程。 

    邓志奇表示,危机矿山找矿实践,形成了以严格规范管理为“主轴”,以资金和技术两轮为“驱动”,以运行机制创新为“保障”的管理思路,开创了多方参与找矿的新模式,提高了找矿效果。通过实施危机矿山专项,中央财政投入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拉动了企业自主开展后备资源勘查,增强了矿山企业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