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探是一种快速、经济、高效的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手段,在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油气资源评价、水文工程环境、军事应用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开始航空物探测量工作五十多年以来,已发现航空物探异常40000多处,直接和间接找到固体矿床480余处,其中大中型固体矿床近200处;初步查明了我国主要沉积盆地的范围、基底岩相、沉积层厚度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发现了郯城—庐江等20余条深大断裂带,圈出局部构造约3500处,为大庆、渤海、塔里木、北部湾等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先导性贡献。特别是近10年来,有关地勘单位通过航空物探异常查证,发现了辽宁本溪桥头大台沟、山东济宁、安徽泥河等大型铁矿和云南普朗大型铜矿,为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紧缺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全国航空物探工作,落实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的指示,2009年10月29—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航空物探成果交流暨工作协调会,会议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基础调查部主任庄育勋、副主任奚小环,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总地质师骆华宝,核工业地质局处长杜建农,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王平、总工程师熊盛青,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所长韩子夜、副所长胡平,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总工程师韩长青,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总工程师郭玉峰出席了会议。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中飞通用航空公司、山东彩虹公务机有限公司、上海中意通用航空公司等13家通用航空公司和8家地面地勘单位的领导、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学龙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向与会的代表们表示感谢,然后简要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油气和矿产资源保障形势,重申了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回顾了航空物探作为资源勘查高科技方法在地质找矿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强调了新形势下航空物探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力争建立全国航空物探空地一体化新机制的建议。同时,他要求航空物探单位、航空公司、地面地勘单位精诚团结,合作共嬴,保证国家航空物探任务顺利完成,开创我国航空物探工作新局面,创造航空物探事业的新辉煌。贺颢处长向与会单位通报了我国航空物探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建议,参会航空物探单位和通用航空公司分别介绍了自身航空物探调查能力,天津地调中心、辽宁地调院、山东地矿局、新疆地矿局、安徽地调院、云南地调局等6家地面地勘单位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利用航空物探资料取得的找矿成果和典型找矿实例。随后,航空物探测量单位与通用航空公司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行研讨、座谈。
与会单位代表一致认为,国家对航空物探的强劲需求是对航空物探单位和航空公司的考验,也是航空物探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家纷纷表示,做好国家航空物探地质调查工作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本次大会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航空物探会议,它交流了近期我国航空物探的重要找矿成果、展示了我国航空物探的工作实力、传达了国家航空物探的需求信息,同时,它集中反映了参会代表们的愿望、达成了促进航空物探发展的共识,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航空物探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