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召开

来源:地调局水环部 作者:张开军 发布时间:2009-10-13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的“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于10月9-11日在甘肃兰州召开。西安地调中心、兰州市人民政府、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肃省地矿局、兰州大学、长安大学等承办了此次会议。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和全国28个省(区、市)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单位的364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参加了会议。香港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也应邀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局水环部殷跃平主任主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教授、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教授、兰州市政府张津梁市长、甘肃省政府张翀副秘书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处薛佩瑄处长到会致辞。王思敬院士做了《山地城镇地质灾害与与风险对策研究》、郑颖人院士做了《抗滑桩与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卢耀如院士做了《城市区地下空间引发地质灾害问题研究》、邹德慈院士做了《城市规划与土地适用性评价》、彭苏萍院士做了《煤炭资源开采与城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大会特邀报告。黄润秋、高孟潭、伍法权、王恭先等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城市建设,特别是山区城市建设的地质灾害调查、勘察、评价、整治,以及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和减灾风险管理等进行了精彩演讲。岳中琦教授和汪发武教授分别介绍了香港和日本城市发展中地质灾害防治的成就。甘肃地质环境监测院和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专门介绍了兰州市地质灾害问题及防治进展。与会代表考察了兰州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和防治工程,并就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尤其是兰州等西部山区城市建设中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与会代表提议:
    1.大力开展山区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防治,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总结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成果,为国家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在城市建设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础上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制度,作为法定程序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引进新机制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和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整治与土地开发。
    3.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行土地多重利用,解决城市建设地面用地不足的困难。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地下、地上一体化规划建设,有效保护地面空间环境,在总体规划下,改、扩、建城市,解决突出的城市用地问题,使城市地下空间化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和新的主要组成部分。
    4.尽快完善和实施《兰州市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确保兰州市受地质灾害威胁的66.7万人民群众和2600亿的财产安全,并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建立兰州黄土高原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示范区,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试验平台和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