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
贠小苏出席发布仪式并揭牌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 博
发布时间:2009-05-31
5月22日上午,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发布仪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出席仪式并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牌匾揭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推荐、专家评议、社会公示后,国土资源部核准了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名单。53个单位被直接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包括中国地质博物馆等科技场馆类23个、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等资源保护类27个、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类3个。
在仪式结束后,贠小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命名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目的是更好地向社会、向公众宣传地球科学知识,这是国土资源科普活动的一个新起点。他希望被命名单位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在新形势下,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地球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为共同构建美好家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地学类博物馆建设蓬勃兴起,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矿山公园建设方兴未艾,为数众多的科研实验室相继对外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国土资源科普资源,为国土资源科学技术的普及作出卓越贡献。为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场馆、科研实验基地和资源保护区的科普教育作用,提高科普能力和水平,创新科普形式,满足公众对地学等科学技术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创建工作。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指能独立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基础地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测绘科技等国土资源领域国情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的科技场馆、科研实验基地、资源保护区等。创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升国土资源事业公众认知度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具体实践。被命名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将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需求,积极广泛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土资源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