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大讨论简报第42期
按照局统一部署,5月13日,由西安地调中心组织的西北五省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和找矿突破新机制座谈会在兰州召开。西北五省区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院(站)长、总工程师围绕如何加强西北地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如何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意义重大、恰逢其时。西北五省在地质找矿中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优势,要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从加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理顺各种关系,优化工作布局,形成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与会代表就加强队伍建设和构建找矿突破新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在队伍建设方面,与会代表认为,地勘队伍改革经历十年风雨历程,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地方公益性调查队伍在运行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诸多不适应,难以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有力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关键是要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切实把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精、建实、建强。一要把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同事业单位改革和地勘队伍改革发展结合起来推进,抓紧研究出台国家层面的关于加强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的行政性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隶属关系和职责定位,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经费缺乏保障、管理难以到位等突出问题。二要加强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司令部”,要按照共管共建的原则,进一步密切与省级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的关系,建立稳定的项目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尤其是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装备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三要对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有稳定、足额的财政经费支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上,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给予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投入。
在构建找矿突破新机制方面,与会代表认为,在西北地区实现找矿突破有需求、有潜力、有环境条件。关键问题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打破目前存在的勘查活动小而散、资金投入少而散、矿业权设置不合理等局面,形成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整装勘查。一要加强统一部署和规划,推行省部(局)合作模式和大项目运行机制,形成资金、技术、人才合力,实现整装勘查。二要明确工作重点,把力量布局到重要成矿区带上,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远景评价,对重点勘查区开展普查、详查工作,力争提交一批可供开发的资源接替基地,培育一批找矿远景靶区,实现矿产勘查与开发的可持续性。三要统一矿业权政策,改变目前矿业权分割的局面,将勘查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设置矿业权,建立找矿突破的共同责任机制、合作联动机制。四要建立地质找矿激励机制,调动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找矿积极性。五要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有机衔接,提高公益性矿产勘查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成果显示度。
部、局大讨论办公室,局装备部、局总工室,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有色地勘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