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各单位积极推进学习讨论阶段各项工作

局大讨论简报第38期

来源:地调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5-18

    按照局大讨论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在部大讨论办公室指导和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4月中旬局系统大讨论准备动员阶段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顺利进入学习讨论阶段。近一个月来,地调局27个直属单位按照局大讨论办公室批复的各单位实施方案迅速行动,全面、深入、系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聚焦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前启动专题研究,营造气氛,创造环境,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讨论活动。学习讨论阶段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天津地调中心协助部、局组织召开华北七省区国土资源厅长、地勘局长、地调院长、地质环境监测站长座谈会,六大区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座谈会。围绕“影响制约地质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华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如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召开东北地区地调院长、地质环境监测站长座谈会。围绕“实现东北地区找矿突破、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做好东北地区“十二五”地质调查规划部署”等问题展开讨论。

南京地调中心要求充分利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成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衔接,将学习讨论活动与推进全年重点工作、“十二五”部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和实现地质找矿工作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促进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能力。

宜昌地调中心对学习讨论阶段重要活动进行任务分解,并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强调各部门、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按大讨论活动相关要求,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及建议。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地调科研工作,做到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成都地调中心确定以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发动中心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大讨论中,深入思考制约中心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求集中民意民智提出系统解决思路和对策,做到成果可用,措施可行。

西安地调中心组织召开西北五省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和找矿突破新机制座谈会。围绕“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下队伍体制机制、西北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西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十二五”部署的思路,对地质找矿突破新机制的意见建议”座谈交流。

青岛所根据大讨论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开展系列专题报告会,介绍国内外海洋地质和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形势,研讨地质找矿理论、机制发展与改革等相关问题。

广海局努力实现海上野外调查工作与大讨论活动“两不误双促进”。一方面高度关注、精心组织海上作业生产,加强船员队伍建设,强化船舶管理,努力提升海洋地质找矿能力;另一方面,海上作业的船舶根据各自工作实际,采取集中动员、分批座谈、自学互议等灵活方式,见缝插针地做好大讨论学习讨论工作。

航遥中心集思广益,深入研讨,细化确定三大类19个方面的主题,围绕主题分两个层次明确17项专题开展研究,选题突出航空物探遥感专业中心的定位和职责。既有站在国家、部、局角度的高位思考,又有推动航遥中心自身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研究。

发展中心举办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学习辅导报告会。邀请部大讨论办公室顾问专家做“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思考”专题辅导报告。同时中心各处室结合局大讨论要求深入学习,认真思考,结合实际,广泛讨论,在前期确定的讨论主题基础上,增加讨论主题,扩大讨论范围,充分利用内网大讨论专栏进行学习交流。

实物资料中心围绕30个需要在大讨论中完成的题目,以及“如何落实好部门责任,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建议,如何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和实物资料管理有哪些结合点”等议题,分业务和管理两组进行研讨。

环境监测院围绕“一张图”(国土资源监测体系)展开大讨论,从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及水土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出发,研讨各专业监测网络建设现状、运行、成效及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与需求,积极探讨新时期有为有位的发展模式。

地质图书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围绕地学文献信息系列产品开发、延长图书馆工作链拓展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事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专题研究工作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统一思路,达成共识。

水环地调中心动员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聚焦制约中心发展问题,围绕“十二五”部署研究、大项目机制、延长产业链条、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等广泛讨论,寻求破题。

地科院召开院大讨论办公室全体成员会议,总结大讨论第一阶段工作,提出第二阶段讨论主题即地质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撑地球科学的发展,调整完善研究专题,明确专题研究分工。同时要求以处室和支部为单位围绕主题每周进行一次讨论、开展大讨论征文活动、在院网站设立大讨论论坛。

资源所举办野外地质现象观察记录与描述培训班,结合正在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苦练基本功,为将来的地质找矿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将来支撑部局宏观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培养后备人才。

地质所围绕“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立典研究”进行大讨论专题研讨,同时开展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结合“十二五”工作目标及思路,提出关于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近期与中长期战略、重点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部署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

力学所召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建议研讨会,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围绕地质找矿、地质环境保障、科技创新、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建议。

水环所举行在职副研以上及退休老专家座谈会,就水环所如何增强水工环科技创新能力,为地质找矿提供技术支撑,扩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

物化探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围绕“如何从国家和部、层面理解地质找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界定物化探所的职责定位和作用以及所的改革发展方面”等三个方面和15个主题集中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同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要求真正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部、局党组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把握好机遇,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岩溶所组织部分中层干部赴北京、西安、青岛等局系统兄弟院所围绕“如何结合大项目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岗位设置的经验、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如何加强科研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并于近日召开调研工作汇报会。

测试中心在学习讨论阶段积极行动,为保证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中心号召大家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敢于、善于提意见和建议,同时广泛深入开展“我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

勘探所围绕确定的提出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建议、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如何发挥钻掘技术支撑作用的建议、提出公益性调查队伍中保留探矿工程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议”等六项主题,组织全所干部职工开展学习讨论。

成都工艺所明确要抓住大讨论这一机遇,对所中长期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思考,在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定好自己的位。争取在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中有一席之地,争取成为公益性地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探工所召开以“影响地质找矿改革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为主题的研讨会,着眼于“影响当前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问题,如何实现地质找矿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提高基础地质支撑能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四个方面,提出“求正、求全、求合、求变、求精”五点建议。

成都综合所要求干部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要站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高度,跳出圈子看工作,不能局限于仅仅从自身发展谈问题。同时要求协调好大讨论与科研工作的关系,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郑州综合所围绕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利用评价工作在未来地质找矿中的新作用等情况,确定三大专题共九个主题作为第二阶段的讨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