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地调中心以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围绕中央、地方、企业在地质找矿中如何分工协作与联动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大区地调中心的作用,积极探索地质找矿与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矿业权市场建设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在湖南初显成效。
去年在推动地质找矿新机制伊始,宜昌地调中心协助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开展湖南省地质调查工作协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株洲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推进诸广山—万洋山地区矿产勘查合作协议》,并编制了《合作开展湖南省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共同推进诸广山-万洋山地区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近日,宜昌地调中心又协助部、局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合作开展湖南省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共同推进诸广山—万洋山地区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的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落实。目前,两个方案的实施进展顺利,展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明确了总体目标任务
通过合作开展湖南地质工作,明确三个“3”的目标:
1.到2010年提交3项重大成果:提交3个大型—特大型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2个3000万吨以上煤炭资源基地;为一批大中型危机矿山寻找到可延长矿山开采期20年以上的接替资源;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翔实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决策依据。
2.到2013年取得3项重要进展:基本摸清全省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家底;新发现和验证一批矿产地,勘查评价一批大中型矿床;基本查明全省地质灾害现状、规律和主要城市地质环境。
3.到2015年实现3大战略目标:全省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重要成矿远景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建强一批地质勘查单位,创新地质勘查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地质勘查能力。
二、建立了合作会商机制
一是通过局厅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从立项至成果验收,双方互相交流与沟通,项目立项论证时相互咨询对方的意见,特别是矿产勘查工作达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统一部署的目的。二是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圈定找矿远景区,并分级排序,对优选出的大型找矿远景区,引进社会资金进行整装勘查,加快找矿步伐,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通过会商,近期达成了共同出资开展南岭地区航空物探综合测量和洞庭湖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油气地质调查工作。
三、实现了统一部署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基础、先行、示范作用,加强统一部署研究;加强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组织实施整装勘查示范工程;组织重大理论攻关和调查技术方法试验;汇总区域地质工作进展和成果;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交流。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重点开展大比例尺的矿产调查与评价工作,对大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所发现的矿产地,发挥地方财政资金优势,统一部署矿产勘查工作,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的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同时,引进矿产勘查新机机制,在查明矿床远景的基础上,引导商业性地质工作。
四、取得了找矿新进展
“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属“五方协议”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大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由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入勘查资金3000万元开展普查工作,2008年工作任务是开展垄上矿段21、21-1号矿脉普查和桐木山矿段30、31号矿脉的预查评价,截至2009年4月,已施工钻孔19个,见矿钻孔17个,见矿率89.5%。仅垄上矿段已估算333+3341Sn+WO3资源量50912.6吨,达大型规模,全矿区预期可实现整装勘查的目的—特大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