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分析测试是把握地下水质量状况、预测地下水污染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是一项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在我局大调查项目支持下,局属和省属地勘单位的实验室在地下水污染分析技术上取得积极进展。为此,局科外部和水环部于4月11日-13日在南京召开“地下水样品分析质量检查验收会议”, 项目主持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及各承担单位的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及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50多人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21家单位,围绕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分析质量、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对地下水样品分析数据质量要求、数据意义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交流成果充分显示出地质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1、快速形成了有机分析技术能力
地质实验室2006年前基本没有开展有机分析,仅仅3年时间,通过交流培训、现场指导、仪器设备购置等工作使地质实验室快速形成了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技术能力。11个经认定具备资格的实验室在2006-年2008年三年间累计完成了2万余组样品之110万余项有机污染物分析,满足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要求。根据各承担地下水样品有机分析任务实验室提交的地下水样品测试质量远程实时监控结果显示,远程实时质量监控数据优秀率达88.7%,合格率达98%。
2、建立了行之有效地下水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机制
为确保地下水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可比性和准确性,扎实推进地下水样品分析工作,提高样品分析质量,一要靠技术进步,二要靠科学管理。质量监控应体现科学性、可用性。为此,制定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技术要求》(讨论稿),通过实验室分析技术能力确认、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野外样品采集质量控制等对地下水样品分析的质量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地下水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机制。
当前地下水样品分析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标准规范滞后,有些标准规范不具体;二是实验室对现有标准规范不够重视,管理监督不到位。会议要求,各承担地下水样品分析任务的实验室,会后要认真研究梳理专家提出的问题,逐项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不能通过整改确认的单位,专家组将延伸现场审查。确保地下水样品分析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提升,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