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国浅层覆盖地区地质调查精度和采样水平,进一步推动“以钻代槽”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国内的应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于2009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了全国地质调查浅层取样技术培训班。
培训班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和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联合承办。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32个单位的61位代表参加了培训。专业涵盖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钻探、遥感、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卢民杰、海南地矿局副局长龚汉松、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处长李加洪、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所长何远信等领导参加了培训会议。
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5位知名专家围绕着浅层取样钻探技术、浅层钻探机械机具研究、化探填图浅层取样技术、不同景观区的钻进工艺、遥感技术前缘以及天地探测结合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授课。钻探专家还在现场演示了钻机的操作过程,详细讲解了取样钻机的钻杆和钻头的安装以及疑难问题的处理。
培训课后,专家和代表围绕着地调填图的浅层取样进行了认真热烈的交流讨论。山东、陕西、内蒙地调院、西藏地调院等单位的代表纷纷发言,针对不同景观区的钻探取样方法和工艺进行了仔细的咨询,并希望专家到野外施工现场进一步指导。与会代表提出的许多宝贵的建议,为下一步钻机和钻具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两天的培训短暂而紧张,由于会前的精心准备,专家们讲授的内容全面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效果明显。理论讲授和现场指导相互结合引起代表们的极大兴趣,纷纷要求尽快供货。
代表们普遍认为,通过交流,较全面地掌握了取样钻技术的原理、适用的景观条件及使用范围,这为大规模推广取样钻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感触非常深的是,多领域的技术交流非常重要,特别是遥感技术的讲授开阔了眼界,对新技术前沿有了全面了解。为了提高钻取效率、降低成本,应该进一步加强 “天”“地”之间的结合。
技术交流已经显示,在我国部分地区浅层钻探技术地质调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浅覆盖区直接获取矿化信息的快速有效方法。本次培训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家认为地质调查中一定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工作思路,这次培训非常及时,是取样钻技术推广和提升的一次关键性的会议。
培训班开班仪式
代表们认真听课
专家讲授新技术方法
专家现场指导操作钻机
培训班全体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