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于2009年3月29日组织有关院士和专家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成果进行了评审。此次评审的典型示范成果属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阶段性成果,包括青海祁漫塔格肯德可克式矽卡岩型铁矿、新疆东天山雅满苏式海相火山岩型铁矿、辽宁鞍山-本溪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河北冀东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四川攀西地区攀枝花式岩浆型铁矿、安徽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湖南邵阳地区宁乡式海相沉积型铁矿、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大竹园式沉积型铝土矿、广西百色地区平果式堆积型铝土矿、新疆砂岩型铀矿、江西花岗岩型铀矿等11个地区的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专业的典型示范成果总结。
这次验收的典型示范工作是在2008年初根据正在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年度目标和总体技术要求,以铁、铝土矿、铀等矿种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11项示范工作。典型示范工作的目的,一是实践总体技术的各项技术环节,进一步建立具体技术操作流程,为全国提供范例;二是通过操作完善技术要求有关内容;三是使技术骨干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实战技术演练,全面掌握操作方法及技术内容;四是全面检验总体技术路线、工作安排、工作量、工作流程的现实可操作性。
评审专家委员会由陈毓川、常印佛、赵鹏大、李廷栋、翟裕生、裴荣富、汤中立等院士和40多位专家组成。经评审,专家技术委员会的院士和专家认为,各典型示范区紧密围绕本地区示范工作的目的任务,进行了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化遥与自然重砂综合信息应用、矿产预测的研究、编图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成绩体现在:
一是各典型示范区全面收集、整理了区内各类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等测量资料,按总项目各专题制定的技术要求开展工作,技术路线清晰,工作有条不紊。取得的成果表明,示范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技术要求,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的针对不同预测方法类型的技术流程,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全面的范例。
二是针对造山带海相火山岩区、构造岩浆带分布区、陆块区变质基底、盖层沉积区、东部陆相火山岩区等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在全面系统收集已有多种比例尺区调资料、各类基础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编制了1:25万实际材料图、建造构造图,为开展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预测提供了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资料;同时针对青海祁漫塔格等11个地区各种预测方法类型开展了区域成矿地质要素研究,编制了相应的地质构造专题底图,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三是针对示范区各种预测类型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矿床成矿地质、成矿构造、矿产、成矿作用特征等内容,编制了成矿要素图、成矿模式图、预测要素图和预测模型图,提供了预测模型;详细收集了示范区各种比例尺矿产勘查资料,开展了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成矿构造带、矿产、区域成矿作用特征等内容,编制了区域成矿要素图、区域成矿模式图,在全面收集物、化、遥、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基础上编制了区域预测要素图、区域预测模型图,为矿产预测完成了前期工作;在矿产预测方面,针对11个示范区的不同预测类型,依据不同预测方法类型,确定了预测区的圈定、筛选和估算资源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方法的类比试验,估算了资源量,并对各种预测方法获得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评述。
四是按照物、化、遥、自然重砂各自专业的特点,进行了地质构造信息研究,编制了典型矿床及区域相关的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件,为矿产研究和预测补充了重要成矿要素资料;通过物、化、遥、自然重砂局部异常的研究,经过地质、矿产综合分析,提取了矿致异常。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研究形成了预测要素图,并完善了预测模型。
五是在编制各类图件的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工作,全面修订完善了数据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在预测过程中,应用了MRAS、GEODAS两套预测软件,并针对本次典型示范工作中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软件功能,为今后全过程、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奠定了基础。
典型示范的实践证明,本次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采取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科学、合理、可行,在具体实施中进行了思路、技术、方法创新,形成的成果和经验对推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专家们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进一步完善主要成果的表达形式与内容,对各典型示范区和各专题工作总结报告的文字和图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推广到全国各省级项目使用。
本次会议得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勘查司彭齐鸣司长、于海峰副司长分别主持了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到会听取了成果汇报。国土资源部勘查司王国平处长、李剑副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薛迎喜副主任全程出席了会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的叶天竺、王瑞江、王全明在大会上分别汇报了典型示范成果。项目汇总组分别汇报了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专业典型示范成果总结。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技术管理部、全国汇总组,以及天津、沈阳、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了评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