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成果验收在北京完成

来源:地调局资源评价部 发布时间:2009-03-04

   2009年2月28日-3月2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成果报告初审会议,共对新疆东天山雅满苏式海相火山岩型铁矿、辽宁鞍山-本溪鞍山式变质型铁矿、贵州务-正-道大竹园式沉积型铝土矿、青海祁漫塔格肯德可克式矽卡岩型铁矿、湖南“宁乡式”海相沉积型铁矿、安徽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四川攀西地区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广西平果式堆积型铝土矿、河北冀东沉积变质型铁矿等9项典型示范成果进行了初审。
   这次初审的典型示范工作是在2008年初根据正在开展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年度目标和总体技术要求,以铁、铝土矿2个矿种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9项示范工作。典型示范工作的目的,一是实践总体技术的各项技术环节,进一步建立具体技术操作流程,为全国提供范例;二是通过操作完善技术要求有关内容;三是使技术骨干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实战技术演练,全面掌握操作方法及技术内容;四是全面检验总体技术路线、工作安排、工作量、工作流程的现实可操作性。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全国汇总组和大区项目办(组)的共同推进下,在新疆、青海、河北、辽宁、安徽、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9个省(区)项目组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典型示范工作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重力、磁法、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各项工作的综合研究和编图工作,以及预测区的圈定、优选和资源量定量评价。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9项典型示范成果符合总体技术要求,达到了典型示范的目标,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各项成果均取得了优秀成绩。
参加初审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技术管理部、全国汇总组,以及天津、沈阳、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新疆、青海、河北、辽宁、安徽、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9个省(区)项目组,共计190余人。
   本次初审会议得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地勘司于海峰副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到会看望了承担典型示范工作的省级项目组同志。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王国平处长、李剑副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薛迎喜副主任,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负责人陈毓川院士、叶天竺总工程师,项目办王瑞江常务副主任、王全明副主任等全程出席了会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