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天津十大地质成果服务滨海新区建设

对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分区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吴 岗 吴 梅 发布时间:2009-02-17
    城市建设地质工作先行,如今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中已经得到体现。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加强滨海新区地质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十分重视滨海新区地质工作,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共提交地质成果555项,其中重大成果10项。这些成果为滨海新区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技术支持,为新区开发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天津滨海新区地势平坦,土体工程性质不良,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构成了滨海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据了解,这些地质项目涉及水文、工程、环境、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天津市天津港区环境地质调查及脆弱性评价报告》,包括塘沽、汉沽、大港区全部,调查面积2024平方公里。初步查明本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软弱地基,从而将滨海新区工程地质区划分为适宜性区、基本适宜性区和适宜性差区三个区域。《天津市滨海地区年度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年报》是针对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开展的地下水位专项监测工作,通过对滨海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点的长期监测,掌握本区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积累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滨海地区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天津市滨海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报告》,详细论述了软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结构特征,重点探讨了软土的固结变形、强度特征、流变性质与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对软土浅层地基条件、桩基条件以及液化判别、病害处理等提出了建议,可供设计及规划部门参考。

  此外,《天津市海岸带工程地质普查报告》基本查明了天津市滨海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分区。结合可能发震构造和最高震级的预测及唐山震害资料,初步进行了小区地震烈度划分。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震要,将60米深度内的土层划分为一般工程地质层、不良工程地质层和良好工程地质层,并对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地面沉降、沙土液化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质工作还显示,滨海地热田是目前天津市已经勘探的四大地热田之一,每年可采储量达1104万立方米。



  搞好城市地质工作,既有潜在的长期效益,如监测地下水动态、控制地面沉降等;又有明显的现时效益,如地震烈度的划分、地下资源的开发等。

  为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共提交地质成果555项,其中重大成果10项。这些成果为科学、合理开发滨海新区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也为地质工作腾飞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天津市的地质工作实践表明,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互动互荣。愿各级地质机构在主动服务城市建设过程中,助跑地方发展,实现自身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