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纪念谢家荣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徐绍史讲话 汪民张宏仁寿嘉华出席 孟宪来主持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振国 周飞飞 发布时间:2009-01-04
    12月31日上午,中国地质学会在京召开纪念谢家荣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谢家荣先生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卓越贡献。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徐绍史在讲话中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谢家荣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全面振兴地质事业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推动地质科技进步和地质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宏仁,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寿嘉华出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陈梦熊、沈其韩、李德生、肖序常、袁道先、欧阳自远、陈运泰、李廷栋、赵鹏大、汪集旸、翟裕生、杨文采,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汤中立、郑绵平、陈毓川、裴荣富、邱中建、赵文津出席座谈会。


    中科院院士孙枢、李廷栋、李德生、翟裕生,谢家荣先生的长子、中科院院士谢学锦在座谈会上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谢家荣先生丰硕的地质业绩及对我国地质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讲述了谢家荣先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及对今后地质科技工作的启示。


    徐绍史说,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纪念谢家荣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谢家荣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事业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继承发扬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感到非常高兴。


    徐绍史指出,谢家荣先生开创了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先河,长期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实际工作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最早提出陆相生油的学者之一,为我国地质科学诸多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杰出的地质教育家,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大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地质人才。他积极倡导推进学术活动,倡议并积极参与筹创中国地质学会。谢家荣先生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谢家荣先生50年的地质生涯,是对中国地质事业执着追求的历程,是对地球科学理论努力探索的历程。


    徐绍史强调,纪念和学习谢家荣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科学创新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地质学与经济学紧密结合的理念;就是要弘扬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是要弘扬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目标,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最后,徐绍史代表部党组向出席会议的老领导、两院院士拜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谢家荣先生出生于上海市一个贫困家庭,青年时期以优异的成绩从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章鸿钊、丁文江和翁文灏主办的工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家。谢家荣先生在国外留学多年后回到祖国,一生致力于地质学研究和实践,在发现和指导发现华北、松辽、渤海湾等油田,淮南新煤田、南京栖霞山铅锌锰矿、福建漳浦铝土矿、安徽凤台磷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等一批重要矿床和煤田方面作出卓越贡献。谢家荣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或创建地质学系,并撰写了地质学一批重要理论文章。


    谢家荣先生的家属,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及直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学院及来自石油系统、教育系统、九三学社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