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科战略研讨会在海南召开
来源:地调局水环部
作者:郝爱兵 张二勇
发布时间:2008-12-24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主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承办的水文地质学科战略研讨会近日在海南召开。会议旨在总结分析国内外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需求与趋势,研讨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和战略定位,提出推进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先生、袁道先先生和汪集旸先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煤水文地质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26人作学术报告。
薛禹群院士、袁道先院士和汪集旸院士分别作了“未来水文地质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与我国的战略定位”、“我国岩溶水文地质学发展历史与趋势”和“我国水文地质学科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沈照理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人权教授分别作了“关于地下水科学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地球系统科学时期的当代水文地质学”专题报告,他们从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全球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力教授、北京大学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郑春苗教授分别总结了中国和北美地区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今后发展趋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文鹏教授和王瑞久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国敏教授、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地调局水环地调查中心郭建强教授等,分别评述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值模拟、地质统计、地球物理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水文地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吉林大学赵勇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任理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爱国教授等提出,非饱和带水文地质、生态水文地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是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北京大学张东晓教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王驹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小春研究员则从CO2地质封存和核废物处置方面,提出了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地调局水环部文冬光研究员、地科院水环所石建省研究员等6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国土资源大调查10年来水文地质工作取得的成绩、进展和存在问题,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项目主任刘羽、海南省地矿局廖香俊副局长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