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高光谱遥感技术成为地质调查新手段

来源:地调局科外部 作者:何凯涛 发布时间:2008-12-09
    第二届高光谱技术研讨会于11月底召开,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青年专家、地质工作者100多人聚集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研讨高光谱遥感技术如何更好地为地质调查服务。会议主题是高光谱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方法与应用。
   我局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项目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进展,在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了具有中国地质调查特点的技术体系。开发的“高光谱矿物分层识别谱系”规则取得国家专利,对绿泥石、蛇纹石、白云母等蚀变矿物的识别率达82%,识别准确率达90%,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在矿山环境监测、植被微量元素检测、土地覆被及质量监测等领域发挥了定量遥感的技术优势,效果显著。高光谱遥感技术为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精度和速度,及时准确地为国土资源部的管理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光谱技术及应用,中国国土资源航遥中心超前谋划,在大调查的支持下开展了高光谱卫星地面应用及矿物填图技术的预研,取得阶段成果。2008年在国家遥感中心的支持下,科技部863 计划中专门设立重点项目支持高光谱小卫星载荷关键技术的攻关。这些成果为地质遥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高光谱卫星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稳定的数据源支持下“卫星找矿”就成为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新模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地质调查现代化水平,组织了勘查技术系列培训班,仅2007年举办的17期培训班就培训地勘单位一千多人,得到广泛认同,培训班规模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成为地勘行业及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了解国际勘查、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途径。本次研讨班突显出高技术为应用服务的鲜明特点。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长春光机所、航天五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我国遥感技术优势单位共同为高光谱矿物填图卫星及应用技术出谋划策,齐心协力推动地质遥感技术创新。湖北地勘局、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内蒙古、四川、新疆、福建等省地调院、遥感中心以及有色、核工业、铁道、煤炭、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矿业大学、三峡大学等行业应用单位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与。会议就国际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我国高光谱卫星的发展、高光谱传感器技术、地质调查应用技术进行了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