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案》、《安徽省庐枞地区矿产勘查统一部署方案》、《大兴安岭成矿带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案》和《全国铁矿勘查工作部署方案》进行了论证。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有色地调中心、冶金地勘总局等单位的13位院士和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任主任,叶天竺、黄崇轲分别担任两个专家组组长。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十六个重点成矿区带中的两个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前景广阔。为切实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的统一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相关省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成矿带统一部署方案。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等签署合作协议,就成矿区带内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开展合作,探索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统筹协调的新机制,并统筹多方资金率先在安徽庐枞、黑龙江多宝山和内蒙古索伦山-东乌旗等重点地区加大投入,加快勘查进程。安徽省庐枞地区泥河铁矿发现之后,五矿集团及时跟进,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已施工钻孔50多个,总进尺近50000米。初步估算铁矿资源储量超过1亿吨。
2008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大兴安岭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找矿统一部署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进一步完善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案》、《大兴安岭成矿带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案》和《安徽省庐枞地区矿产勘查统一部署方案》;同时,为了落实汪民副部长在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编制了《全国铁矿勘查工作部署方案》。
经过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四个方案提出的总体部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内容设置合理,方案总体可行;专家委员会建议尽快按照部署方案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