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徐绍史就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未来工作提出要求

要更加主动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刘振国 发布时间:2008-11-28
    11月26日下午,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换届会议暨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终评会议在国土资源部机关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出席会议并讲话。徐绍史强调,基金管理委员会要更多关注教师、科研人员、野外工作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培养地质科技人才和发展地质事业努力工作。

  徐绍史说,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7年来,为我国地质学界举才荐才、带动地质科技人才成长和繁荣我国的地质勘查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上一届基金管理委员会在基金使用和监管、评奖颁奖、章程修改和编辑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影响越来越大。已获得这个奖项的52位地质科学工作者在地质勘查、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就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未来的工作,徐绍史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继续做好组织评奖工作。黄汲清先生享誉国内外地质学界,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注重实践,提出的陆相成油理论为发现大庆油田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撑。黄汲清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格为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地质工作者树立了楷模。本届委员会要认真深入地做好评奖工作,使黄汲清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风范,在地质行业传承光大。第二,要继续做好基金管理和筹集工作。要拓展视野,积极筹集基金,争取使基金规模达到法定要求。第三,要继续做好本届任期内的其他工作,完善基金章程和奖励条例,编辑出版主要科技成果文集,让更多的教师、野外地质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共享成果。同时,要加强对获奖者的宣传,宣传他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

  徐绍史指出,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产能的集中释放,双重叠加效应使地质勘查和矿业发展面临下行趋势。但总的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地质勘查和矿业发展不会急速下滑和长期下滑。今后几年,中央加大投资力度,将大大带动社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地质工作者要增强信心,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创新技术方法、工作思路和传统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于2002年创立,分为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和教师奖,旨在奖励在我国地质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地质工作者。根据奖励条例,每届奖励名额不超过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