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矿产勘查新机制逐步破题

来源:地调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8-11-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力促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在地质调查领域落地生根,以部省合作为契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统筹部署、分工合作”的思路,在新疆三个重要金属成矿带,优先部署10个重要成矿远景区,力争两年内形成1~3处资源基地。

    在2009-2010年两年内投资11.2亿元,实施钻探50多万米,优先加强10个重要找矿远景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力争提交大型矿产开发基地1-3处,形成大型煤炭资源远景区1-2处。 近日在京召开的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总体部署方案研讨会表明,国土资源部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即“358”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初步确定的这一总体部署方案,国土资源部、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明后两年将共同投入11.2亿元财政资金,在天山、阿尔泰、昆仑-阿尔金三大成矿带,主攻煤、铜、铁、铅锌、镍、钨、金矿等矿种,同时开展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地质灾害、地下水动态调查工作。
    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在随后对总体部署方案的细化过程中,要进一步拓宽找矿思路,重视新区的找矿工作,按照部署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物化探、矿产勘查、科研攻关(包括潜力评价)“五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工作项目,力争通过资金和技术力量的大投入,创造出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成果。
    初步确定的部署方案,按照成矿区带统筹部署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和综合科研项目,统筹协调中央、地方、社会多渠道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展地质工作,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勘查新机制的有益尝试,也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有效组织形式。“358项目”的实施将成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今年7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与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合作协议》时,共同确定了“3年有好的眉目、5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8年形成令国人振奋的重大成效”的目标。
    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等单位组织编制了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勘查的初步总体部署方案,重点明确了2009-2010年的目标任务。
    初步方案的编制和明后两年目标任务的明确,标志着国土资源部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合作协议》进入到实施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矿产勘查新机制”开始破题,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在地质调查领域落地生根。